[发明专利]终端设备识别ID的生成、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7854.2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1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曹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H04L29/06;H04W8/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彭琼 |
地址: | 230088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设备 多维度 终端设备识别 特征数据 终端识别信息 国际标识码 设备特征 终端 设备识别码 生成设备 实时特性 数据包含 特征分析 综合信息 分析 传统的 置入 出厂 | ||
本发明公开了终端设备识别ID的生成、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终端设备识别ID的生成方法包括:分析终端设备特征,生成终端设备的多维度特征数据;将终端设备的多维度特征数据生成设备特征分析数据表;将设备特征分析数据表通过计算生成终端设备的国际标识码。本发明基于终端设备的多维度综合信息作为终端识别信息的策略,依次前后生成终端设备的多维度特征数据、设备特征分析数据表和终端设备的国际标识码,相比传统的出厂置入设备识别码的方式,多维度的数据包含了终端的众多实时特性,使用多维度的数据作为终端的识别信息,解决了终端识别信息简单带来的终端冒用的隐患,使终端设备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终端设备识别ID的生成方法、终端设备识别的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物联网的发展会接入各种设备,这意味着物联网对现实世界会有更强的控制能力和数据采集能力。越来越强大的控制能力和数据采集能力,使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程度与日俱增。所以在物联网飞速发展的同时,物联网的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目前业内对物联网安全的解决策略主要有3点:应用层由安全服务解决认证授权、数据保护等问题;网络层在服务端和终端之间建立安全的连接;感知层的终端有可靠安全的运行环境。
终端身份的正确识别是物联网安全策略能成功执行的重要前提。然而,从智能终端特征分析,现有的技术方案存在由于终端设备标识内容过于简单而极易被盗用身份的问题。而在传统网络中只有用户名口令、SIM卡等针对用户的识别方法,没有针对终端设备的身份标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识别ID的生成、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以解决终端识别信息简单带来的终端冒用的隐患,降低系统安全隐患、能有效提升系统安全性能的终端设备识别ID的生成方法、终端设备识别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识别ID的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分析终端设备特征,生成终端设备的多维度特征数据;
将终端设备的多维度特征数据生成设备特征分析数据表;
将设备特征分析数据表通过计算生成终端设备的国际标识码(internationalequipment identity,IEID)。
优选地,所述终端设备特征包括构成终端设备的芯片型号、PCB型号版本号、外围接口类型、驱动版本、操作系统种类、操作系统版本、App特征、终端行为特征、用户行为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优选地,所述将设备特征分析数据表生成终端设备的国际标识码(internationalequipment identity,IEID)的计算方法是将设备特征分析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散列处理、加密处理、压缩处理中的至少一种处理方法而生成。
优选地,所述操作系统种类特征在生成设备特征分析数据表时通过添加之前所未涵盖的操作系统种类特征的方式进行分析,所述操作系统版本特征在生成设备特征分析数据表时通过添加之前所未涵盖的操作系统版本的方式进行分析。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上述的终端设备识别ID的生成方法生成终端设备识别ID;
将所述终端设备识别ID或者终端设备识别ID与多维度特征数据注册在服务平台;
当所述终端设备依据终端设备识别ID向服务平台发出业务交互申请时,服务平台查询注册的终端设备识别ID,根据所述终端设备识别ID反向计算生成该终端设备ID在服务平台注册的多维度特征数据,并与发出所述业务交互申请的终端设备的实时多维度特征数据比对,若比对通过,则允许进行业务交互,若比对不通过,则不允许进行业务交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78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业务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域名解析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