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PVC板生产线的柔性自动化下料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7048.5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5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刘红兵;王纯贤;吴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优丽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32 | 分类号: | B26D7/32;B26D7/18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盘机械手 承载平台 伸缩式 中心定位机构 柔性自动化 定位机构 连接中心 下料系统 自动化生产技术 除尘机构 传感装置 多行多列 龙门移动 自动定位 自动码垛 导轨 侧面 检测 移动 | ||
一种用于PVC板生产线的柔性自动化下料系统,属于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除尘机构后方连接中转承载平台,中转承载平台上连接中心定位机构,PVC板储放机构位于中转承载平台下方并连接于中转承载平台的侧面,伸缩式吸盘机械手机构位于中转承载平台和PVC板储放机构的上方,伸缩式吸盘机械手机构通过龙门移动导轨进行前后、左右的往复运动,检测与传感装置分别连接中心定位机构、伸缩式吸盘机械手机构。本发明能够通过中心定位机构和伸缩式吸盘机械手机构的移动实现不同宽度,不同长度的PVC板材的多行多列码垛;中心定位机构能够自动定位PVC板材的中心;另一方面,由伸缩式吸盘机械手机构实现机器代替人工自动码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PVC板生产线的柔性自动化下料系统。
背景技术
如今,建筑板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板材的一系列生产加工过程中,为实现板材的多工序的加工以形成多种多样的产品,时时刻刻离不开板材的搬运过程,板材集成搬运需要将分散的板材进行码垛,再从此工作区域运输到下一工作区域。
目前,用于板材类的码垛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人工码垛。切割完成后的板材主要依靠人工将其从加工流水线上取下进行码垛。如此大量的重复性体力劳动加大了工人劳作强度,码垛的精度也会因工人的疲劳和误操作受到影响。此外,提高了企业人力成本,导致企业的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
第二,直接落料码垛。此方法将货盘放置在放有板材平板的正下方或者侧面,通过打开平板或者倾斜平板来实现板材自动落在货盘上。这类装置结构简单,但直接落下的板材受到一定的冲击后会遭到破坏,同时也会影响码垛的精度。而且平板打开时会占用更大的空间,降低空间利用率。
第三,利用升降台码垛。这种方法为避免自动落料码垛对板材带来的冲击伤害,采用升降台控制落料高度。但是随着码垛板材数量的增加,升降台承受的力会越来越大,这对升降台的承载能力和精度有严格要求。
第四,码垛机器人。虽然,码垛机器人的灵活性好、智能化程度高。但是,码垛机器人价格昂贵,多适用于中小型产品。在对大型的板材操作时,需使用大型机器人,操作不便且占用空间大,而且成本高昂。
此外,现在很多板材下料码垛的装置都只适用于平板式的板材,可以应用于槽板的装置很少。再加上板材的长度和宽度的变化也要求装置具备柔性化操作的特性。
现在,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是在板料生产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板材采用何种方式放于货盘上能够提高效率,控制精度,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还要针对不同长度和宽度的板料进行柔性化设计,而且使装置同时适用于平板和槽板。另外,要根据工厂生产线布置格局,有效利用空间,设计装置摆放位置。最后,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自动码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PVC板生产线的柔性自动化下料系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PVC板生产线的柔性自动化下料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除尘机构、中转承载平台、中心定位机构、龙门移动导轨、伸缩式吸盘机械手机构、PVC板储放机构、检测与传感装置及与上述机构均连接的PLC电气控制柜;除尘机构后方连接中转承载平台,中转承载平台上连接中心定位机构,PVC板储放机构位于中转承载平台下方并连接于中转承载平台的侧面,伸缩式吸盘机械手机构位于中转承载平台和PVC板储放机构的上方,伸缩式吸盘机械手机构通过龙门移动导轨进行前后、左右的往复运动,检测与传感装置分别连接中心定位机构、伸缩式吸盘机械手机构。
所述中心定位机构由用于对不同长度的PVC板进行中心定位的定位挡板和用于对不同宽度的PVC板进行中心定位的定位夹板组成,从而实现PVC板的精确定位。
所述伸缩式吸盘机械手机构包括伺服电动缸、伸缩架及连接于伸缩架下方的真空吸盘阵列,伸缩架连接电动缸,通过电动缸带动伸缩架在竖直方向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优丽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工业大学;安徽优丽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70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杠杆与凸轮机构的机械式扭振台
- 下一篇:清洁式农业零件打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