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白眉野草螟罹病虫体来源的粘质沙雷氏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6139.7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9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迟宝杰;战一迪;赵春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0;A01P7/04;C12R1/43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7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白眉 野草 螟罹病 虫体 来源 粘质沙雷氏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白眉野草螟罹病虫体来源的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JY9,该菌株已于2017年12月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15020。本发明提供的粘质沙雷氏菌JY9菌株,其发酵培养获得的发酵液及菌悬液、上清液均可应用于白眉野草螟、麦长管蚜的防治,其LB培养基中培养16h的发酵液在菌浓度为6×108cfu/ml时,对白眉野草螟老熟幼虫致死率可达55%以上,且用其发酵上清液直接喷施麦苗处理4d,对麦长管蚜的防效可达5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白眉野草螟罹病虫体来源的粘质沙雷氏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鳞翅目是昆虫纲的第二大目,螟蛾科是鳞翅目中的一个大科,隶属该科的白眉野草螟[Agriphila aeneociliella(Eversmann,1844)],是近年新发小麦害虫。自该虫2009年发生以来,该虫在莱州市呈蔓延暴发之势,到2012年莱州发生6000多亩,对苗期小麦造成较大危害,可致受害麦苗茎秆断开,麦苗萎蔫枯死,形成缺苗断垄,严重地块50%以上的麦苗死亡,甚至绝产。2013年3月在山西晋城又发现该种害虫为害小麦,发生面积近万亩,300余亩麦田严重缺苗断垄。2014年在山东高密小麦田发生为害,2015年蔓延至青岛即墨,发生面积近千亩,部分麦田严重缺苗断垄,2016年,2017年发生面积同期逐年扩大。每年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对小麦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目前主要依靠辛硫磷、毒死蜱等化学防治方法对白眉野草螟进行防控,防治时通常采用灌根或撒施毒土的形式。防治方法不仅缺乏针对性,而且污染土壤及水资源。
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属同翅目,蚜科。分布在中国各产麦区。寄主于小麦、大麦、燕麦,南方偶害水稻、玉米、甘蔗、获草等。前期集中在叶正面或背面,后期集中在穗上刺吸汁液,致受害株生长缓慢,分蘖减少,千粒重下降,是麦类作物重要害虫,也是麦蚜中的优势种。
通过化学杀虫剂控制小麦害虫,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对生态平衡也会造成破坏,对人、畜健康危害严重,农药残留还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长期影响,害虫也产生了抗药性。因此,寻找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昆虫病原细菌种类有100种左右。细菌杀虫剂是应用最早的微生物农药,且与真菌相比,细菌易培养,繁殖力强,毒素见效快,与化学农药相比毒性较低,对环境安全,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粘质沙雷氏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细菌,目前,因其对昆虫的高致病性和对害虫生物防治的巨大潜力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粘质沙雷氏菌可感染棉铃虫、烟青虫、白蚁、蝗虫、天牛、红棕象甲、黄曲条跳甲等多种害虫,是一类重要的昆虫病原细菌。其同属细菌嗜虫沙雷氏菌(Serratia entomophila)现已开发为微生物杀虫剂产品,广泛用于金龟甲的生物防治,但目前尚未有从小麦害虫中分离出粘质沙雷氏菌以及对小麦害虫白眉野草螟和麦长管蚜具有致病作用的病原性细菌资源的分离和致病机制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发明人经长期的技术与实践探索,从白眉野草螟罹病幼虫虫体体液中分离筛选出一株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JY9,该菌株对白眉野草螟和麦长管蚜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细菌杀虫剂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新的菌株来源。
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株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JY9,该菌株已于2017年12月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其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15020。
所述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JY9分离自白眉野草螟罹病幼虫虫体体液,具有如下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61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