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婴儿汽车座椅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5135.7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7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许乃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乃前 |
主分类号: | B60N2/28 | 分类号: | B60N2/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座 减震底座 步进电机 第二丝杆 婴儿汽车座椅 第一丝杆 转动连接 棘轮 套接 婴儿 下表面四角 节约空间 造价成本 中空结构 联轴器 输出端 外侧壁 侧壁 开口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婴儿汽车座椅,包括减震底座,减震底座为右侧开口的中空结构,减震底座内部的下表面四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三轴承座和第四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第三轴承座和第四轴承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减震底座的外侧壁设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减震底座的侧壁且通过联轴器连接在第二丝杆靠近步进电机的一端上,第二丝杆靠近第三轴承座的一端套接有第一棘轮,第一丝杆靠近第一轴承座的一端套接有第二棘轮。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了造价成本低、节约空间并且面向婴儿能更好的照顾好婴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儿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也随之上升,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新手儿的数目增多,对于有孩子婴儿家庭而言出行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现在大部分婴儿乘坐汽车时通常要携带婴儿汽车座椅来保护婴儿安全,而婴儿汽车座椅价格昂贵,一般普通家庭乘车都是大人双手抱着婴儿,在乘坐汽车过程中,没有多余的手去照顾婴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照顾婴儿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婴儿汽车座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婴儿汽车座椅,包括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为右侧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减震底座内部的下表面四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三轴承座和第四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三轴承座和第四轴承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减震底座的外侧壁设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减震底座的侧壁且通过联轴器与第二丝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靠近第三轴承座的一端套接有第一棘轮,所述第一丝杆靠近第一轴承座的一端套接有第二棘轮,所述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远离减震底座的侧壁上从左往右依次连接有第一丝杆螺母和第二丝杆螺母,所述第二丝杆远离减震底座的侧壁上从左往右依次连接有第三丝杆螺母和第四丝杆螺母,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和第三丝杆螺母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丝杆螺母和第四丝杆螺母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底盘,所述底盘的上表面从左往右依次连接有气泵和气缸,所述气泵的输出端通过油管与气缸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底盘的上方设有坐垫,所述坐垫的底部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壁套接在气缸的输出端,所述坐垫远离气泵的一侧侧壁上通过角度调节器连接有第一靠背,所述减震底座的上表面远离坐垫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靠背,所述减震底座的上表面连接有对称且与第二靠背相垂直的两个扶手,两个所述扶手的上表面开设有储物槽,所述储物槽的槽口通过合页连接有储物盖,所述坐垫的上表面呈矩阵均匀等距连接有弹簧减震器,所述坐垫的上方设有防震垫,所述防震垫的下表面与弹簧减震器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靠背靠近坐垫的侧壁从上往下依次设有靠枕和五点式安全带,所述坐垫优选材料为角质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婴儿汽车座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婴儿汽车座椅,通过设置步进电机、第一丝杆、第二丝杆、气泵和气缸,启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带动第二丝杆的转动,由于第二丝杆上的第一棘轮通过链条与第一丝杆上的第二棘轮传动连接,故第二丝杆的转动带动了第一丝杆的转动,从而带动了第一丝杆螺母、第二丝杆螺母、第三丝杆螺母和第四丝杆螺母上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前后运动,从而带动底盘前后运动,启动气泵,气泵的输出端通过油管与气缸的输入端相连接,能调节汽车婴儿座椅的高度,使婴儿能面对大人,能够更好的去照顾婴儿。
2、该婴儿汽车座椅,通过设置角度调节器,启动气泵,气泵的输出端通过油管与气缸的输入端相连接,由于坐垫的底部内设有轴承,实现了婴儿座椅可以调节高度并且可以通过人工转动的功能,角度调节器能够调整适合婴儿舒适的角度,能够给孩子增加乐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乃前,未经许乃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51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童成长装置
- 下一篇:汽车座椅的ISOFIX接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