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支架的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4803.4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5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燕必希;孙鹏;董明利;王君;仝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恒立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6 | 代理人: | 顾珊;庞立岩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 测量附件 支架 测量系统 辅助测量 计算装置 吸热管 托片 摄像装置 旋转轴 采集 图像处理指令 支架旋转轴 安装测量 摄影设备 图片传输 图像处理 几何量 有效地 支撑点 内置 测量 架设 图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支架的测量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测量附件、摄影设备和计算装置,测量附件包括:托片测量附件、吸热管测量附件、旋转轴测量附件,其中托片测量附件,辅助测量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支架的托片的位置;吸热管测量附件,辅助测量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支架的吸热管的支撑点坐标;旋转轴测量附件,辅助测量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支架旋转轴的位置;摄像装置架设于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支架前端,用于采集图片,计算装置内置图像处理指令,摄像装置采集的图片传输给所述计算装置进行图像处理,得到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支架的几何量。本发明提供的测量系统,通过安装测量附件有效地提好了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支架测量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影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支架的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对能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绿色的新能源,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主要分为槽式、塔式、碟式和菲涅尔式四种方式,其中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最为成熟、最具商业化运行条件。目前,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如何提高热发电效率。热效率表达式为:η热效率=ρ·γ·(τ·α)
其中,为抛物镜面反射率,为集热器的截断因子,为吸热管表面涂层吸收率,为吸热管表面玻璃罩透射率。由此,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效率取决于四个影响因素,而当集热器的材料属性确定以后,抛物镜面反射率、吸热管表面涂层吸收率、吸热管表面玻璃罩透射率也就确定,因而在后期的装配运行中,影响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效率的因素只有集热器的截断因子,而一个聚光良好的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其截断因子应保证在0.95以上。
对于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来说,截断因子的影响因素主要是镜面面形精度和支架精度。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提出了大量测量镜面面形的方法。包括视频扫描Hartmann光学测量法;将近景摄影测量法应用到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测量上;黑白条纹的条纹反射法;彩色条纹反射法。相比较为成熟的镜面面形测量来说,支架测量研究较少。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在2008年研制出的专门针对槽式太阳能集热器面形以及支架的摄影测量系统QFoto系统。然而,现有技术中辅助测量系统本身精度较低,其难以保证对支架测量的精度。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一种适用于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支架的测量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支架的测量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测量附件、摄像装置和计算装置,所述测量附件包括:托片测量附件、吸热管测量附件、旋转轴测量附件,其中
所述托片测量附件,用于安装于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支架的托片上,辅助测量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支架的托片的位置;
托片测量附件包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向外辐射形成三个测量臂,所述三个测量臂端部分别开设第一标志点定位孔,利用三个所述第一标志点定位孔定位所述托片的位置;
所述吸热管测量附件,用于安装于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支架的吸热管支架上,辅助测量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支架的吸热管的支撑点坐标;
所述吸热管测量附件呈半圆形,在所述半圆形的一侧面具有突出部,所述吸热管测量附件截面对应于所述突出部的位置设有第二标志点定位孔;
所述旋转轴测量附件,用于安装于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支架旋转轴上,辅助测量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支架旋转轴的位置;
所述摄像装置架设于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支架前端,用于采集图片,所述计算装置内置图像处理指令,所述摄像装置采集的图片传输给所述计算装置进行图像处理,得到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支架的几何量。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一侧面设有安装平键。
优选地,所述托片测量附件确定所述托片的位置包括托片支撑点坐标和托片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未经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48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