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杀菌的自密实玻璃装饰砂浆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3937.4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7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林忠财;潘智生;施敏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2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浆 密实 废弃玻璃 杀菌 工业固体废弃物 玻璃 制备 粒化高炉矿渣 耐高温混凝土 光催化材料 玻璃装饰 回收利用 周围空气 掺和料 细骨料 替代 催化 废弃 环境保护 回收 净化 清洁 水泥 | ||
本发明是和目前的耐高温混凝土制备截然不同的思路,它是利用废弃玻璃替代砂浆中的细骨料,工业固体废弃物(粒化高炉矿渣)替代部分水泥,添加部分光催化材料TIO2制成可杀菌的自密实玻璃砂浆。可杀菌的自密实玻璃砂浆可以充分利用废弃玻璃,提高玻璃的回收利用率,同时对于掺和料采用大量的工业废弃料,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该砂浆还能通过光的催化来达到净化周围空气的效果,对环境保护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该砂浆实用性强,经济价值高,工艺简单,不产生有害物质,既有利于清洁砂浆的大规模推广,又可以解决废弃玻璃、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问题,一举两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绿色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工业固废和回收玻璃生产可杀死空气细菌的自密实玻璃砂浆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废弃玻璃产生的体量巨大,废弃玻璃在城市垃圾总量中的比例约为4%~8%,由于生产工艺以及使用功能的不同,导致废弃玻璃性状差异较大,来源分散,总体的回收利用率较低。而且,废弃玻璃的化学性质稳定,需要经过极长的时间才能自然降解。我国现阶段主要由玻璃厂自行回收边角废料、酒厂回收酒瓶,但其回收率也只在25%—30%。大量的废弃玻璃只能通过填埋处理。而填埋处理既占土地,又会造成环境污染,是大量的资源与能源遭到浪费,废弃的固态玻璃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地填埋处理的一大沉重负担。对此,我国社会急需找到一些更好的办法来替代填埋,使废弃玻璃作为一种新原料进行使用。对废弃玻璃大量的科学研究使其在混凝土建筑行业看到了利用价值。通常,将压碎的废弃玻璃作为混凝土骨料的替代品添加入混凝土材料中。经过一系列试验后,发现这个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回收利用的方法。但是这种单一的将废弃玻璃加入混凝土材料中,并没有很大的发挥废弃玻璃的价值。因此将其作为装饰砂浆,既能发挥其美观价值,又能使光穿透砂浆。
粒状高炉矿渣灰(GGBS)是制钢产业的副产品,随着近些年工业化的的发展,该材料的处理解决也存在许多问题。由于该副产品的颜色近乎白色,可以作为白色水泥的替代品。尤其,通过大量实验表明,GGBS可以有效得抑制混凝土中的碱骨料反应,对于玻璃混凝土的体积安定性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相比偏高岭土,GGBS的成本较低,更加经济适用。
本发明设计一种利用回收的玻璃以及工业固体废弃物来制作一种能够杀死空气中细菌,净化空气的自密实玻璃砂浆,该可以应用于建筑物内外的装修工程,尤其是对于医院等环境要求等级较高的场所。材料中的杀菌功能主要通过添加的TIO2材料实现,该材料在混凝土砂浆中可以通过光照,进行光催化,从而达到杀死空气中细菌的效果。TIO2的光催化效率十分高,该材料在光的照射下,能够破坏空气中细菌的潜在的细胞质膜,从而杀死细菌。同时,他能促进空气中NO等有害气体的转化,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因此,本材料的应用可以通过光催化作用使材料自身清洁、杀菌,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和环境的保护。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提高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空气污染,细菌滋生,引起越来越多的细菌变异,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当研究人员发现二氧化钛材料所产生的光催化作用对细菌细胞具有破坏作用时,对TIO2材料的产生了莫大的兴趣,相比于传统手段,该材料低价、无毒、稳定,更重要的是,TIO2的光催化效率十分高。该材料在光的照射下,能够破坏细菌的潜在的细胞质膜,从而杀死细菌,他能促进NO有害气体的转化,改进空气质量。同时,适当添加TiO2材料可以适当增强玻璃混凝土的强度。
本专利发明基于大量的可回收玻璃以及GGBS固体废弃物的情况,通过其自身特点,再加入TIO2材料,生产出一种能够杀死周围环境中细菌,净化周围空气的绿色建筑材料:可杀菌的自密实玻璃装饰砂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39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