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尾矿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1450.2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6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马跃;李伟;路畅;王鞍山;常皓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地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38/00;C04B18/02;C04B18/12;C04B11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矿 透水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尾矿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铁尾矿透水混凝土,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备而成:铁尾矿粉球30%~40%、铁矿废石35%~45%、水泥15%~20%、环氧树脂3%~9%、玄武岩纤维1%~2%。本发明利用铁尾矿制备粉球部分替代透水混凝土的骨料,同时添加铁矿废石骨料,可以大量消除铁尾矿和铁矿废石,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铁尾矿和铁矿废石占地,改善环境。制成的透水混凝土具有透水性能好、强度高、成本低、抗融冻性好等优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尾矿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是一种铁尾矿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路面结构采用的是不透水的路面材料,即面层与基层采用密实材料进行铺筑,地表水很难渗入到路基中。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传统不透水路面结构的种种弊端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现代城市的地表多被不透水混凝土建筑和路面所覆盖,呼吸性、吸收热量和渗透雨水的能力缺乏,而带来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现在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地下水的补给,路面多为植被与砖石相间的路面,保证降水可以及时渗入地下。但是在我国,在城市中,此种方式不可取,因此希望发明一种透水性较好,同时路面硬度等指标又可达标的新型建材。
同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铁尾矿、铁矿废石等工业废弃物大量堆积,但利用率不高,大量堆积不仅侵占了大面积的土地,而且对土地造成了严重破坏。若可以再利用,则符合循环经济的题中之义。
有采用铁矿废石、粉煤灰等原料制备透水混凝土的相关报道,而采用粒度较细的铁尾矿制备透水混凝土的研究,目前还没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尾矿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铁尾矿透水混凝土,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备而成:铁尾矿粉球30%~40%、铁矿废石35%~45%、水泥15%~20%、环氧树脂3%~9%、玄武岩纤维1%~2%。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铁尾矿透水混凝土,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备而成:铁尾矿粉球40%、铁矿废石35%、水泥20%、环氧树脂3%、玄武岩纤维2%。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铁尾矿透水混凝土,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备而成:铁尾矿粉球35%、铁矿废石40%、水泥18%、环氧树脂6%、玄武岩纤维1%。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铁尾矿透水混凝土,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备而成:铁尾矿粉球30%、铁矿废石45%、水泥15%、环氧树脂9%、玄武岩纤维1%。
优选地,所述铁尾矿粉球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A. 混料:将铁尾矿、水泥、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共聚物、玻璃纤维按质量百分数铁尾矿90%~95%、水泥3%~5%、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共聚物1%~3%、玻璃纤维1%~2%,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B. 成型:将配置好的混合料加入成球机,并加入水搅拌呈球形,水的添加量为铁尾矿、水泥、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共聚物、玻璃纤维总质量8%~12%;
C. 养护:将成型料球后在自然条件下养护3 天,得到铁尾矿粉球。
优选地,所述步骤A铁尾矿细度为-0.074mm70%~90%,玻璃纤维长度1mm~3mm,水泥型号为P.O 42.5。
优选地,所述步骤C铁尾矿粉球粒度为3mm~5m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铁尾矿透水混凝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地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地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14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