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u-Cr-Ag合金线材及其制备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2835.4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7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解浩峰;米绪军;黄国杰;彭丽军;徐高磊;杨振;冯雪;尹向前;高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C22C1/02;B21C37/04;C22F1/08;C22F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刘徐红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u cr ag 合金 线材 及其 制备 加工 方法 | ||
1.一种Cu-Cr-Ag合金线材,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数计,Cr含量为0.31~0.45%,Ag含量为0.22~0.44%,且Cr+Ag为0.53~0.75%,余量为Cu;
所述Cu-Cr-Ag合金线材的制备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上引连铸工艺,以石墨鳞片、硼砂和冰晶石作为覆盖剂,按质量百分比配料,先将大部分电解铜板熔化并在1160±10℃保温,将银条加入,保温10~15min;
(2)升温至1350±10℃,将纯铬颗粒用铜箔包紧,再用剩余电解铜板将铬包夹住竖直向下溶入熔体,保温4~6小时后,开始上引,制成连铸线坯;
(3)将所述的连铸线坯进行变形量为75%~85%的冷变形加工,而后在810~840℃保温4~6h,淬火;
(4)将热处理后的线坯再经940~960℃保温0.5~1h,淬火;
(5)将再次热处理后的线坯进行变形量为99%以上的冷变形加工;
(6)将冷加工线坯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双级时效热处理,初次时效温度为350~370℃,保温时间为6~8h,随炉冷却;二次时效温度为400~440℃,保温时间为3~5h,随炉冷却;
(7)将双级时效后的线坯进行90%以上变形量的连续拉拔,至成品尺寸;
(8)将成品尺寸线材在惰性气体保护的管式炉中,在350~400℃连续退火,线材经过炉体均温区的时间为10~15s,得到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u-Cr-Ag合金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Cu-Cr-Ag合金线材中,以质量百分数计,单个杂质元素含量均低于0.00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Cu-Cr-Ag合金线材的制备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上引连铸工艺,以石墨鳞片、硼砂和冰晶石作为覆盖剂,按质量百分比配料,先将大部分电解铜板熔化并在1160±10℃保温,将银条加入,保温10~15min;
(2)升温至1350±10℃,将纯铬颗粒用铜箔包紧,再用剩余电解铜板将铬包夹住竖直向下溶入熔体,保温4~6小时后,开始上引,制成连铸线坯;
(3)将所述的连铸线坯进行变形量为75%~85%的冷变形加工,而后在810~840℃保温4~6h,淬火;
(4)将热处理后的线坯再经940~960℃保温0.5~1h,淬火;
(5)将再次热处理后的线坯进行变形量为99%以上的冷变形加工;
(6)将冷加工线坯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双级时效热处理,初次时效温度为350~370℃,保温时间为6~8h,随炉冷却;二次时效温度为400~440℃,保温时间为3~5h,随炉冷却;
(7)将双级时效后的线坯进行90%以上变形量的连续拉拔,至成品尺寸;
(8)将成品尺寸线材在惰性气体保护的管式炉中,在350~400℃连续退火,线材经过炉体均温区的时间为10~15s,得到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u-Cr-Ag合金线材的制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盖剂中,石墨鳞片、硼砂、冰晶石的重量比为1: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u-Cr-Ag合金线材的制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合金中Cr的质量百分比为0.31~0.38%时,采用三高石墨作为结晶器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u-Cr-Ag合金线材的制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合金中Cr的质量百分比为0.39~0.45%时,采用氮化硼陶瓷作为结晶器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u-Cr-Ag合金线材的制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引速度为0.6~0.8m/min,制成连铸线坯的直径为20±1m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u-Cr-Ag合金线材的制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投料采用的原料为电解铜板、银条和纯铬颗粒;银条的厚度≤3mm,宽度≤20mm,纯铬颗粒的平均颗粒尺寸≤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283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