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erverless框架的多引擎病毒扫描系统和多引擎病毒扫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0132.8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1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畅;毋涛;王智明;贾智宇;卢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56 | 分类号: | G06F21/5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汪源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擎 病毒扫描 待检测文件 路由器 移动终端 病毒 扫描结果 客户端 云端 集群 扫描 病毒扫描引擎 扫描结果信息 病毒查杀 电力资源 计算资源 任务派发 网络包括 新型病毒 准确度 上传 算法 预设 发送 消耗 响应 网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erverless框架的多引擎病毒扫描系统和多引擎病毒扫描方法,其中该多引擎病毒扫描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Serverless云端网络,移动终端包括:客户端,Serverless云端网络包括:病毒引擎路由器和Serverless扫描集群;客户端用于上传待检测文件;病毒引擎路由器用于接收待检测文件,并按照预设任务派发算法将待检测文件依次派发至Serverless扫描集群中的各容器;容器用于利用对应的病毒扫描引擎来对接收到的待检测文件进行病毒扫描,并将扫描结果发送至病毒引擎路由器;病毒引擎路由器还用于汇总各扫描结果且生成相应的最终扫描结果信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大大降低移动终端本身的计算资源和电力资源的消耗,提高病毒查杀的广度、准确度以及对新型病毒响应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Serverless框架的多引擎病毒扫描系统和多引擎病毒扫描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特别是移动设备的网络安全已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传统的病毒查杀技术主要是基于对病毒特征码的字符串匹配算法,这种技术需要在扫描阶段将特征库全部读入内存,并利用大量复杂的算法对文件中的字符串进行匹配。这种方法会大量耗费CPU与内存资源,普通的桌面电脑还可以应付,但是对于移动终端设备来说,由于其资源和电量都非常有限,采用这种技术无疑会造成不小的压力。而且,现有的病毒查杀软件都是采用单一的病毒扫描引擎,查杀效果强依赖与单一厂家对病毒引擎特征库更新的速度以及准确度。
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对自身资源耗费较小、检测能力强的病毒查杀技术。同时具备稳定与可快速扩展的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Serverless框架的多引擎病毒扫描系统和多引擎病毒扫描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Serverless框架的多引擎病毒扫描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Serverless云端网络,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客户端,所述Serverless云端网络包括:病毒引擎路由器和Serverless扫描集群,所述Serverless扫描集群包括:若干个容器,每个所述容器中预先设置有对应的病毒扫描引擎;
所述客户端用于上传待检测文件;
所述病毒引擎路由器用于接收所述待检测文件,并按照预设任务派发算法将所述待检测文件依次派发至所述Serverless扫描集群中的各容器;
所述容器用于利用对应的病毒扫描引擎来对接收到的所述待检测文件进行病毒扫描,并将扫描结果发送至所述病毒引擎路由器;
所述病毒引擎路由器还用于汇总各所述扫描结果且生成相应的最终扫描结果信息,并将所述最终扫描结果信息反馈至所述客户端。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本地存储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客户端接收到的各所述待检测文件对应的所述最终扫描结果信息的历史数据,并生成所述待检测文件与所述最终扫描结果信息的第一对应关系表。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所述第一查询模块,用于在所述客户端上传待检测文件之前,查询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中是否记载有所述待检测文件;若查询结果为是,则查询出所述待检测文件对应的最终扫描结果信息,若查询结果为否,则所述客户端向所述Serverless云端网络上传所述传待检测文件。
可选地,所述Serverless云端网络还包括:
云端共享存储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病毒引擎路由器反馈出的各所述待检测文件对应的所述最终扫描结果信息的历史数据,并生成所述待检测文件与所述最终扫描结果信息的第二对应关系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01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