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寡营养硫酸盐还原菌及其用于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22553.6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7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宇;张明江;谷启源;崔兴兰;温建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11/02;C12R1/01;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张晶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寡 营养 硫酸盐 还原 及其 用于 河道 重金属 污染 修复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株寡营养硫酸盐还原菌,分类命名为Desulfovibrio vulgaris EM2,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为:2017年11月1日,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7645。该菌可在寡营养浓度下厌氧还原硫酸根为负二价硫离子,可用于河道底泥重金属重金属污染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Desulfovibrio属细菌、其培养方法以及利用该菌对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进行治理的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及工业的加速发展,河道重金属污染普遍存在。2012年龙江河镉污染事件后,大量镉以氢氧化镉的方式沉积于河道底泥,却仍然在缓慢溶解,污染周边水体环境,类似环保事故在我国多地不断发生。
现有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主要以工程清淤为主,在清淤过程中,由于河道底泥和水体及氧气的二次混合,容易造成已沉积的大量重金属氧化返溶,形成二次重金属污染,且清淤工程成本较高,清淤底泥的处置也是较大的问题。目前缺乏原位低成本底泥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
硫酸盐还原菌可以还原硫酸根产生S2-,所产生的S2-可与重金属形成金属硫化物沉淀,所形成的金属硫化物,在缺乏氧气的环境是很难再次溶解的,因此硫酸盐还原菌可考虑用于底泥重金属污染治理,然而,硫酸盐还原菌还原硫酸根的过程需要大量的碳源,而河道中碳源浓度不足,因而造成硫酸盐还原菌在底泥重金属污染治理过程中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株高效的寡营养硫酸盐还原菌种,该菌种可在较低碳源浓度下生长,并实现高效硫酸盐还原过程。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富集、分离、培养该细菌的培养基。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该菌在低浓度碳源下实现硫酸盐还原并对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进行治理的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株寡营养硫酸盐还原菌,分类命名为Desulfovibrio vulgaris EM2,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为:2017年11月1日,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7645。
如上所述的寡营养硫酸盐还原菌菌株是纯菌株,利用16S rDNA克隆文库技术鉴定该菌株表明,该菌株属于Desulfovibrio属。
如上所述的寡营养硫酸盐还原菌可在低碳源浓度(COD15mg/L)下稳定生长并实现高效硫酸盐还原过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放大培养如上所述的寡营养硫酸盐还原菌的培养基,该培养基配方为:1.0g/L氯化铵,2.0g/L硫酸钠,1.0g/L硫酸锌,2.0g/L七水硫酸镁,0.5g/L磷酸二氢钾,0.1g/L氯化钙,0.1g/L蛋白胨,0.2mL/L乳酸钠,pH7.0~7.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寡营养硫酸盐还原菌的放大培养方法,将所述硫酸盐还原菌接种入如上所述的培养基中,在25-35℃的培养温度下,摇床转速200rpm培养至菌种浓度107个/mL。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的寡营养硫酸盐还原菌进行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工艺,将所述硫酸盐还原菌,采用如上所述的方法进行放大培养后,接种至活性炭填料上,接种量为每立方米体积约2-3L,培养时间3d,之后将填料组装成为填料球,并配重沉至河道底泥表面,即可开展底泥重金属污染修复
如上所述硫酸盐还原菌的获得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25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