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软土基的预制混凝土桩组合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22525.4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6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刘作峰;周小丽;龚振斌;陈清华;林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4 | 分类号: | E02D5/24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软土基 预制 混凝土 组合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软土基的预制混凝土桩组合及其施工方法,该预制混凝土桩组合包括中心桩和环绕在中心桩四周的若干块板桩,中心桩与板桩之间还设置有若干根填充桩,若干根填充桩按照中心对称的结构均匀排布在中心桩的四周。本发明克服了软地基中土壤不能够给予中心桩足够的侧向摩擦力的缺陷,使软地基也可以使用预制桩进行地基加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软土基的预制混凝土桩组合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预制桩经常应用于地基基础,在软土基地的情况下,预制桩打入地下,通过桩体与土壤之间的形成的侧向摩擦力提供桩基需要承担建筑物的载荷。如果软土地基中土壤密度太小便需要打入长度更长的预制桩,甚至是多根预制桩首尾衔接的打入到地下,以长度换载荷,但是过长的桩基会造成成本的提高,需要对土壤的密度进行控制,以便形成的预制桩具备足够承载载荷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软土基的预制混凝土桩组合及其施工方法,克服了软地基中土壤不能够给予中心桩足够的侧向摩擦力的缺陷,使软地基也可以使用预制桩进行地基加固。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软土基的预制混凝土桩组合,包括中心桩和环绕在中心桩四周的若干块板桩,中心桩与板桩之间还设置有若干根填充桩,若干根填充桩按照中心对称的结构均匀排布在中心桩的四周。
优选地,中心桩的径向尺寸大于填充桩的径向尺寸。
优选地,中心桩为圆台结构,中心桩以大头一端朝上的姿态竖直打入地下。
优选地,中心桩为空心结构,且空心贯穿中心桩的轴心线。
优选地,中心桩的四周环绕有四块板桩,四块板桩的横截面为直角边形结构,且合围形成四边形的合围空间。
优选地,中心桩的四周环绕有十二块板桩,十二块板桩合围形成横截面为六边形的合围空间,每两块板桩拼接形成六边形的一个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又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软土基的预制混凝土桩组合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中心桩的打桩精确位置,然后根据该地块的土壤情况确定土壤密度,根据土壤密度确定若干块板桩合围空间的横截面面积;
(2)以中心桩位置为中心,确定板桩的打桩位置,逐一打入板桩形成合围空间,然后在打入中心桩;
(3)根据测试中心桩的承载载荷确定是否要打入填充桩,且确定打入填充桩的数量,直到中心桩能够承载的载荷大于等于预定载荷。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在中心桩外周打入板桩,使板桩合围形成一个柱形的空间,由于板面的土壤压强,使板桩向合围的空间内侧或外侧移动时需要非常大的压力,因此板桩合围的空间内的土壤量和土壤密度被板桩锁定,土壤量和土壤密度在打入中心桩之前基本不会发生变化,而打入中心桩后,合围空间内的土壤密度会有所增大,且由于板桩的存在,土壤密度增大后合围空间内的土壤密度也会继续维持不变的状态,这样便克服了软地基中土壤不能够给予中心桩足够的侧向摩擦力的缺陷,使软地基也可以使用预制桩进行地基加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心桩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中心桩;2、板桩;3、填充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25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土木工程用桩基固定装置
- 下一篇: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