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排插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22062.1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4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峙岚;肖娟;傅文辉;赖国民;王靖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贵派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14 | 分类号: | H01R13/514;H01R13/66;H01R13/70;H01R13/717;H01R24/00;H01R27/00;H01R3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洲市天***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 ||
本发明涉及排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排插,包括插头、插座以及电源线;所述插头包括第一壳体、第一连接口、以及插脚;所述插座包括第二壳体、插头插座、以及第二连接口;所述插头插座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壳体对应所述插头插座的位置设有插口;所述第二连接口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电源线包括电源线本体、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分别设于所述电源线本体的两端;所述电源线的第一接头与所述插头的第一连接口相耦合;所述电源线的第二接头与所述插座的第二连接口相耦合。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排插,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排插的无法拼接拆卸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排插。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排插主要为一体化的产品,即集插线板、插头和电源线一体,其中电源线一端与插线板固定连接,电源线的另一端与插头固定连接,且电源线的长度是固定不动的。
长长的电线通常只能缠绕在插线板上或单独缠绕形成一不规则部件,这样的排插不仅体积大、占用的空间大,不便于排插的包装、运输,且包装和运输过程中,可能因为电源线的过度弯折或挤压而导致其损坏或不可用,进而降低其使用寿命。
且当电源线需要延长时,需要拆开插线板进行更换电源线,且此过程中需要专业知识,否则,换线会出现错误而导致排插不可用或引起不良的后果。且由于使用者会因室内布局的改变而需要与之前所用的排插的电源线长度不一致的排插,这样,改变室内布局后,使用者还得重新购置新的排插或更换不同电源线,这往往会造成使用者的生活成本上升,且导致排插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排插,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排插的无法拼接拆卸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排插,包括插头、插座以及电源线;
所述插头包括第一壳体、用于连接插座的第一连接口、以及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插脚;所述第一连接口和所述插脚分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
所述插座包括设有容纳腔的第二壳体、插头插座、以及用于连接插头的第二连接口;所述插头插座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壳体对应所述插头插座的位置设有插口;所述第二连接口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
所述电源线包括电源线本体、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分别设于所述电源线本体的两端;
所述电源线的第一接头与所述插头的第一连接口相耦合;所述电源线的第二接头与所述插座的第二连接口相耦合。
优选的,所述插脚的数量为两个或三个;所述插脚为扁平状结构、圆柱状结构、或扁平状结构和圆柱状结构组合。
优选的,所述插头插座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插头插座相互独立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容纳腔内;且每一个所述插头插座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口连接。
优选的,每一个所述插头插座均对应设有用于控制其开关的第一按钮,以及指示开关状态的第一指示灯。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容纳腔内还设有USB插座和AC-DC电源模块;所述USB插座、AC-DC电源模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口依次电联接;所述第二壳体对应所述USB插座的位置设有USB插口;所述第二壳体的容纳腔内还设有通讯模块。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口和所述插头插座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其导通或断开的第二按钮,以及指示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的第二指示灯。
由上可知,应用本发明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将模块化排插的插座、插头和电源线进行功能模块化,使其均可根据要求单独设计、加工、生产、运输、销售、购买、更换或维修等,节约了生产成本,包装成本,运输成本,以及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贵派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贵派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20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