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车用转轴锻造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21147.8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0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盛志敬;牛迎春;苏立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中车天力锻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K1/06 | 分类号: | B21K1/06;B21K7/12;B21J5/06;B21J5/08;B21J5/02;B21J1/06;B21J13/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钟声 |
地址: | 41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锻造 拔长 镦粗 锻造成型 预制坯料 转轴 机车 生产成本低 用定位装置 拔长工艺 成型模具 大直径端 基准选择 加热原料 模具磨损 小直径杆 最终锻件 锻件 高径比 把杆 放入 杆部 卡模 下料 圆饼 成型 加工 | ||
本发明提供了锻造技术领域的一种机车用转轴锻造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下料:以小直径杆部拔长长度和大直径端部镦粗高径比的合适规格为基准选择原料;b、加工:加热原料,用定位装置定位需拔长原料的长度,并通过卡模把杆部拔长得到预制坯料;c、锻造:将预制坯料放入成型模具镦粗得到最终锻件。本发明采用分布锻造,局部成型的锻造方法,即锻件杆部采用拔长工艺,端部圆饼采用镦粗工艺,生产成本低,模具磨损量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锻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车用转轴锻造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机车用转轴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相差5倍以上,同种类型的产品小批量生产主要通过自由锻造然后机械加工的方法制造,大批量同种类型的产品还可以通过径向(旋转)锻造成型的方法成型或铸造成型。
采用自由锻造然后机械加工的方法,加工余量大、材料利用率低且制造时间长;采用径向(旋转)锻造成型的方法锻件加工时间长,噪音大,锻造要求专用设备,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采用铸造成型的方法成型的产品存在气孔、疏松等内部缺陷导致质量不稳定,从而力学性能、组织形态等不能满足使用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车用转轴锻造成型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车用转轴锻造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机车用转轴锻造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下料:以小直径杆部拔长长度和大直径镦粗高径比的合适规格为基准选择原料;
b、加工:加热原料,用定位装置定位需拔长原料长度,并通过卡模把杆部拔长得到预制坯料;
c、锻造:将预制坯料放入成型模具镦粗得到最终锻件。
进一步地,得到最终锻件后对最终锻件作冷却处理。
进一步地,冷却处理的方式为风冷处理。
进一步地,原料采用材料0Cr18Ni9。
进一步地,加热原料使始锻温度为850~1130℃。
进一步地,原料大直径部位镦粗高径比为5。
进一步地,卡模杆部拔模斜度为0.5°。
进一步地,卡模杆部膜膛深度比定位装置定位的杆部长度长10~15mm。
进一步地,成型模具为封闭式模具。
进一步地,选择原料的直径规格的计算方法如下:
m=M(1+a);
L/D≤5;
其中,M为最终锻件大直径端部重量,m为大直径端所需原材料质量,V为原料体积,ρ为原料密度,L为原料长度,D为原料直径,a为火耗系数。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分布锻造,局部成型的锻造方法,即锻件杆部采用拔长工艺,端部圆饼采用镦粗工艺,生产成本低,模具磨损量小。
2、原料选择范围大,端部大直径部位镦粗时可采用超高高径比,达到5左右。
3、卡模杆部拔模斜度达到0.5°,锻造余量可控制范围单边在1.5~2.5mm,机加工余量小。
4、模具杆部模膛深度比锻件杆部长约10mm~15mm,消除了锻件圆饼与杆部接触表面所产生的折叠,减少圆饼厚度方向放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中车天力锻业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中车天力锻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11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