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果壳纤维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15200.3 | 申请日: | 2017-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9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林荣铨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荣铨 |
主分类号: | D21H11/12 | 分类号: | D21H11/12;D21H17/00;D21H17/06;D21H21/08;D21H21/36;D21C5/00;D21B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冯振宁 |
地址: | 42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纤维 石墨烯分散液 果壳纤维 生物酶 石墨烯 果壳 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大肠杆菌 抗菌性能 螺旋挤压 卫生特性 制浆过程 超声波 化学品 白度 导电 得率 改性 灭杀 发酵 引入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果壳纤维的制备方法,公开了果壳制备纤维的工艺包括螺旋挤压处理、生物酶发酵和石墨烯分散液改性等工艺。本发明以果壳作为制备纤维的原料,配合采用超声波、生物酶,采用本法制备的纤维得率高、白度高、卡伯值低,整个过程没有引入有害化学品,确保了纤维的卫生特性。由于制浆过程中加入石墨烯分散液,使得获得的产品具有较好的导电和抗菌性能,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起到有效的抑制灭杀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浆造纸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石墨烯/果壳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二维超薄纳米材料,因为其独特的结构、力学和电子性质,在药物投递、肿瘤治疗等生物纳米技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有研究表明,石墨烯不但可以通过对细菌细胞膜进行切割,还能诱导细菌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脱离,从而实现石墨烯对细胞膜上磷脂分子的大规模直接抽取。这种切割和抽取的物理作用可导致细菌的细胞膜失去完整性而胞内物质外流,从而达到杀死细菌的效果。同时,石墨烯具有二维石墨层的新型纳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可功能化表面,具有高柔性、高强度、高导电、高导热、导体和半导体等优异的结构、力学和电学特性,是理想的活性材料。
果壳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果壳能源转化利用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果壳的成分主要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是制浆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材料。虽然,现有技术中对果壳制浆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得到了一些性能良好的非木材纤维纸浆,但由于果壳的纤维素含量低,导致制浆得率低;且由于采用化学法制浆,导致纤维的卫生特性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果壳的制浆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石墨烯/果壳纤维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不但能够解决制浆得率低的问题,还能有效提升纸浆白度,制备的纤维产品卫生特性好、白度高、卡伯值低。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公开的石墨烯/果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果壳进行除渣处理,去除其中的泥沙和灰尘后,干燥直至含水量为 20~30%,将上述果壳进行螺旋挤压处理后,备用;
S2.将步骤S1的果壳置于超声波反应釜中,加入过氧化氢酶、漆酶和水,过氧化氢酶用量为1.5~3千克/吨料,漆酶用量为3~5千克/吨料,水与果壳质量比为8:1~2,充分混合,进行发酵处理,发酵时间2~4h,温度为70~80℃,发酵结束后进行过滤,得到过滤物和滤液;
S3.向步骤S2得到的过滤物中加入石墨烯分散液,混合均匀后,进行减压过滤40~60min,于50~80℃下干燥60~120min,得到含石墨烯的果壳纤维;
S4.向步骤S3的果壳纤维中加入填料、浆内施胶剂后,进行打浆,打浆度为 10~20°SR,然后进行表面施胶后得到含石墨烯的抗菌纸。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螺旋挤压的处理的压缩比为1~2:1。
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超声波反应釜的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为 1300~1500W,频率为15~20KHz。
进一步地,步骤S3中,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氧化石墨烯加入到含分散剂的水或乙醇溶剂的溶液中,超声2~4h,得到石墨烯分散液。
进一步地,步骤S3中,果壳纤维与石墨烯分散液质量比为70~75:3。
本发明以果壳为植物原料,利用超声波结合生物酶直接制备漂白浆,简化制浆的工序,不仅在反应过程中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有害物质,而且其特殊的处理过程使得果壳在脱木素反应中优势明显。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利用果壳制备纸张的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荣铨,未经林荣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5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