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灭多威肟生产废水的预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7842.9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4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朋;徐炎华;朱明新;储海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大环境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南京思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8 | 代理人: | 吕鹏涛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多威 高级催化氧化 预处理工艺 生产废水 废水 大分子有机物 二次污染 高盐废水 冷却结晶 浓缩分离 蒸发分离 蒸发工艺 中和混凝 工艺流程 均和 曝气 沉淀 回收 | ||
一种灭多威肟生产废水的预处理工艺,依次包括以下工艺流程:均和曝气、中和混凝沉淀、高级催化氧化、冷却结晶、浓缩分离和MVR蒸发分离,通过高级催化氧化技术除去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通过MVR蒸发工艺对灭多威肟高盐废水中的盐分进行回收,从根本上解决灭多威肟废水的问题,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灭多威肟生产废水的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灭多威肟(即甲硫基乙醛肟)是生产灭多灵农药的中间体。灭多威肟农药废水是高盐度高有机物的有毒有害恶臭严重的工业生产废水。目前主要采用微电解法或蒸馏法预处理、大量淡水稀释后,再生化处理或者采用吸附法,但是微电解法预处理产生大量硫酸亚铁絮凝渣,生化法需要大量淡水的稀释,增加了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且该技术处理效果稳定性差,造成二次污染;另有文献报道采用树脂吸附法处理灭多威废水,但物理吸附仅将污染物转移,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该废水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灭多威肟生产废水的预处理工艺,对灭多威肟高盐废水中的盐分进行回收,从根本上解决灭多威肟废水的问题,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灭多威肟生产废水的预处理工艺,依次包括以下工艺流程:均和曝气、中和混凝沉淀、高级催化氧化、冷却结晶、浓缩分离和MVR蒸发分离,其中,所述均和曝气工艺采用均和曝气池,所述均和曝气池控制空气曝气强度1~7m3/m2.h;所述中和混凝沉淀工艺采用中和混凝沉淀池,所述中和沉淀系统控制所述废水的PH值为6~9;所述高级催化氧化采用高级催化氧化系统,所述高级催化氧化系统包括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用包含氧气和臭氧的气体对灭多威肟生产废水进行催化氧化,所述包含氧气和臭氧的气体的体积流量与所述灭多威肟生产废水的体积流量之比为7∶1-35∶1;所述冷却结晶采用结晶系统,所述冷却结晶的温度为0~10℃,得到硫酸钠固体和结晶母液;所述浓缩分离工艺,采用膜分离系统分离冷却结晶工艺得到的结晶母液,得到透过液和浓缩液;所述MVR蒸发分离工艺,采用MVR蒸发系统,将透过液通入MVR蒸发系统,得到蒸发液、氯化钠固体和残留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和混凝沉淀系统与高级催化氧化系统之间设置中间水池,所述中间水池与所述催化氧化系统之间设置有保安过滤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催化剂包括载体和负载在该载体上的活性组分,其中载体选自活性炭或分子筛或氧化铝,活性组分由铁的氧化物、铜的氧化物、锰的氧化物、镍的氧化物、钴的氧化物或锌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和混凝沉淀池采用切断阀投加熟石灰或盐酸调节pH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分离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管式膜分离装置和反渗透膜分离装置,所述管式膜分离装置采用中空纤维超滤微滤膜,其中,中空纤维膜丝数量大于2500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渗透膜分离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保安过滤器、高压泵、一段反渗透/纳滤单元、增压泵、二段反渗透/纳滤单元、循环泵、三段反渗透/纳滤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MVR蒸发系统采用低温负压蒸发,蒸发温度为50-9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浓缩分离工艺中的浓缩液回流入结晶系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MVR蒸发分离工艺中得到的蒸发液冷凝收集,氯化钠固体回收,残留液回流到催化氧化系统再次循环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灭多威肟生产废水的预处理工艺具有以下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大环境科技南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工大环境科技南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78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