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鉴别降香黄檀和交趾黄檀的气质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6063.7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93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金;徐大平;张宁南;杨曾奖;洪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崔红丽;裘晖 |
地址: | 5105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鉴别 降香 黄檀 交趾 气质 联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快速鉴别降香黄檀与交趾黄檀的气质联用方法。该方法依次由下述步骤组成:木材样品的取样及预处理、精油提取、精油成分组成分析和特征成分的定性判别等四个步骤。本发明较好的回避了降香黄檀与交趾黄檀木材在物理性状上的相似性问题,充分利用降香黄檀与交趾黄檀在心材精油成分组成的差异,彻底解决了传统方法或手段难以准确快速鉴别降香黄檀与交趾黄檀的难题。该方法操作简便,取样量少,准确快速、高效环保,且适用性强,对木粉同样适用,特别适合一些不能破坏的成品家具、高档工艺品的材种鉴别。将为木材交易市场、经销商、消费者、公安机关、海关和科研机构等提供一种高效可靠的快速鉴别方法,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木材鉴别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鉴别降香黄檀与交趾黄檀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快速鉴别降香黄檀与交趾黄檀的气质联用方法。
背景技术
黄檀属(Dalbergia)是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的一种泛热带分布属,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非洲和亚洲南部等地区。黄檀属的多个乔木树种由于其木材纹理特殊、材质优良、香味独特、用途特殊等而被称之为红木类树种,如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被称为香红木、交趾黄檀(D.cochinchinensis)被称为泰国红木、印度黄檀(D.sissoo)被称为印度红木等。不同红木树种由于木材属性、结构特征及成分组成等差异,使得其经济价值悬殊。然而,这些红木在外观、材色、密度及构造上存在很多相似性,市场上经常见到很多用低档木材来充当高档木材制品,存在假冒、以次充优、鱼龙混杂等现象,如用交趾黄檀木材冒充降香黄檀木材,消费者甚至部分专业鉴定人员均难以通过肉眼准确地进行识别,以致让消费者、经营者均可能蒙受极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有关降香黄檀与交趾黄檀木材鉴别技术的研究不多,主要是通过木材的一些微观解剖结构如生长轮类型、心材材色、轴向薄壁组织形态、结构、香气等进行鉴别。我国国标GB/T18107—2000《红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中对这两种木材的一些特征作了简要区分,然而在实际的鉴别过程中,这些特征差异往往很难准确界定,并且对鉴定者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也非常高,以致目前我国现有的木材鉴定机构或科研院所对大多数红木只能鉴定到属或类,很难确定到具体的种名,而采用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或可弥补这一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鉴别降香黄檀与交趾黄檀的气质联用方法。
本发明基于降香黄檀与交趾黄檀心材的精油成分组成差异,采用气质联用法分别提取并分析这两种同属红木的心材精油成分,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对比这两个树种心材的主要特征成分种类及相对含量范围而对这两种木材进行准确鉴别。降香黄檀和交趾黄檀心材精油的主要特征成分明显不同,可有效地对这两种红木木材进行区分。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快速鉴别降香黄檀与交趾黄檀的气质联用方法,依次由下述步骤组成:
A.木材样品的取样及预处理:用取样器分别切取降香黄檀、交趾黄檀样品,粉碎后过筛;
B.精油成分的提取:将过筛后的样品放入提取瓶内进行提取,取上层清液进行成分组成分析;
C.精油成分的组成分析:将上清液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上机检测,得到精油成分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和质谱数据,并与标准质谱库(NIST11、Willey)进行匹配检索;
D.特征成分的定性判别:进行图谱匹配检索,得出主要特征成分,利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出主要特征性成分的相对含量,再根据主要特征性成分种类及相对含量范围鉴别降香黄檀与交趾黄檀;
作为优选,步骤A中,所用的取样器为美工刀或木工凿,用美工刀或木工凿分别凿取降香黄檀、交趾黄檀样品2~5g,将样品用微型粉碎机进行粉碎,再过50~80目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60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镀废水中络合剂的测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谷物及其制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