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XRF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3970.6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9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廖晓全;陈俊烨;周梦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223 | 分类号: | G01N23/223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20023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盖装置 机器人本体 气路系统 测试样品 测试 测试系统 控制器 自动化 控制器连接 连接机器人 输出端连接 输入端连接 动力来源 设备操作 位置转移 顶盖 拾取 连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XRF测试系统,包括控制器、机器人本体、开盖装置、XRF设备、气路系统,XRF设备用于对测试样品进行测试,XRF设备分别连接机器人本体、开盖装置,开盖装置用于进行XRF设备顶盖的开启和关闭,测试样品置于设备操作平台上,机器人本体用于对测试样品进行拾取、位置转移和回位,气路系统与机器人本体、开盖装置连接,气路系统用于为机器人本体、开盖装置提供动力来源,XRF设备、开盖装置、机器人本体、气路系统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有PC机一,XRF设备的输出端连接有PC机二;本发明能够降低对人员的依赖,减轻了测试人员的工作压力,使测试连贯,质量同效率都有较大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XRF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测定固体材料中元素含量的自动化XRF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XRF)是20世纪6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的一种快速元素定量的分析方法。XRF具有制样简单、精密度高、准确度好、样品非破坏性、环境友好,能同时对多元素快速分析等优点,已成为化学元素分析的常用工具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冶金、采矿、有色、海洋、生化、环境、石化、商检、电子、公安、考古、难融化物和陶瓷工业、RoHS和WEEE分析等领域。
目前,应用XRF进行分析测试的领域中,对产品的测试多依赖于测试人员按照测试标准进行人工操作,一次只能测试一个样品,每个样品测试结束后,需要人工进行测试样品的更换,效率比较低。另外,由于测试人员技能不同,操作方法不同,导致测试结果存在差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化XRF测试系统,能够降低对人员的依赖,减轻了测试人员的工作压力,使测试连贯,质量同效率都有较大的提升,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确保测试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自动化XRF测试系统,包括控制器1、机器人本体2、开盖装置3、XRF设备4、PC机一6、PC机二7、设备操作平台8、气路系统,所述XRF设备4用于对测试样品5进行测试,所述XRF设备4分别连接机器人本体2、开盖装置3,所述开盖装置3用于进行XRF设备4顶盖的开启和关闭,所述测试样品5按规律放置在设备操作平台8上供机器人本体2进行拾取,所述机器人本体2用于对测试样品5进行拾取、位置转移和回位,所述气路系统与机器人本体2、开盖装置3连接,所述气路系统用于为机器人本体2、开盖装置3提供动力来源,所述XRF设备4、开盖装置3、机器人本体2、气路系统分别与控制器1连接,所述控制器1的输入端连接有PC机一6,所述PC机一6用于设定输入输出参数并提供自动化测试逻辑,所述XRF设备4的输出端连接有PC机二7,所述PC机二7用于启动测试并记录传输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1为HMI,所述HMI利用控制平台与供电系统、气路系统、XRF设备4及外围辅助装置之间建立连接与通讯,并将测试方法、判断逻辑以及操作流程编译成机器语言,通过上位机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机器人本体2包含机器人底座和六轴关节机器人,所述六轴关节机器人安装在机器人底座上,所述六轴关节机器人在控制器1的控制下对测试样品5进行拾取、位置转移和回位。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操作平台8上安装有四个物料盘9,四个物料盘9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机器人本体2设置在物料盘9之间位置处,每个物料盘9上设置有多排多列的样品杯10,所述测试样品5放入样品杯10内以供六轴关节机器人拾取。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操作平台8的周边设有安全护栏11,所述安全护栏11为封闭空间,所述设备操作平台8的正面位及侧面位均装有安全门12,所述安全门12为轴承移门。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门12上方安装有警示灯,所述警示灯与控制器1连接,所述警示灯为红、黄、绿三色定义灯,所述警示灯用于提醒设备运行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39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