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入性封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9999.1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8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何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25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入 封堵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入性封堵装置,包括推送装置和封堵囊体,推送装置包括外管和导丝腔管,外管的远端与封堵囊体的近端固定连接,导丝腔管贯穿封堵囊体的内腔,并且其远端与封堵囊体的远端固定连接,外管的内壁与导丝腔管的外壁之间的空间和封堵囊体的内表面与导丝腔管的外壁之间的空间流体连通,在推送装置的远端部分设置有可拆卸件以实现推送装置和封堵囊体的可拆卸连接,在位于封堵囊体内的导丝腔管上设置有封堵件,在装置内还设置有单向阀,在输送过程中,封堵囊体为折叠状态,到达病变位置时封堵囊体被充盈膨胀,封堵件在压力的作用下形变,进而封闭导丝腔管。该装置能即刻实现封堵,效果确切,操作简单,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血管封堵的植入性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与心血管介入相关的心包填塞是一类较为凶险的手术并发症,血压急骤下降可影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有效灌注,情况紧急需要及时处理,否则会危及生命风险。随着冠状动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开展,近年来心包填塞的发生率正逐年增高,尤其是慢性冠状动脉闭塞、小血管、扭曲、成角、偏心、钙化等病变是发生冠状动脉破裂的常见部位。定向切割、腔内斑块旋磨、准分子激光消融等操作因素也增加了心包填塞的发病率。复杂病变直接支架术以及与血管内径不匹配的扩张球囊和亲水涂层导丝的使用也增加了冠状动脉破裂与穿孔的风险。冠脉穿孔破裂的部位最常见为前降支中远段,其次为回旋支,右冠中段及远端也有破裂报告,心肌桥部位植入支架50%发生冠脉穿孔。根据冠状动脉穿孔分型(Ellis),I型穿孔指血管腔外龛影但无造影剂外渗,完全包裹型,心脏压塞发生率约8%;II型穿孔指心外膜垫或心肌染色但无造影剂外渗,限制性外渗型,心脏压塞发生率约13%;III型指造影剂从血管穿孔处渗出或直接进入冠状静脉窦、左心室或其它解剖腔室(III-CS型),自由外渗型,心脏压塞发生率约63%。KIERNAN对14,281介入治疗的患者发现,68例出现心包穿孔,发生率0.48%,尽管冠脉穿孔发生率低,若一旦发生对于患者生命危害严重。据统计PCI导致的死亡、心脏压塞、心肌梗死与急诊手术率分别为10%、31%、34%和39%。急性心包填塞成功处理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术中或术后出现的恶心、烦躁、胸闷、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和低血压状态应首先考虑心脏压塞,静推阿托品除外迷走反射后尽快超声或X线透视是明确诊断的可靠方法,严重者需在DSA机透视下或者超声引导下行紧急心包穿刺和引流,并同时行封堵穿孔处。持续低压力球囊扩张是临时阻止出血的首选方法,将球囊(球囊/血管比=0.9-1.0)送至穿孔部位的近端,以2-6atm压力间断10-15min充盈球囊。如未完全封闭破口,可再次以低压持续扩张15-45min,此时最好应用灌注球囊以防止时间过长导致远端血流灌注不足,普通球囊压迫止血的方法多为抢救过程中的过渡性治疗。其它的封堵方法弹簧圈、带膜支架、明胶海绵、凝血酶、自身组织、缝合线等方法封堵,但均因为费用、安全性、疗效性等原因限制其使用。此外,介入治疗过程外周血管分支穿孔也时常发生,如股动脉分支、腹壁动脉分支、髂动脉分支、肾动脉分支、腹腔干分支等血管,均需要紧急封堵出血血管,安全、有效、及时的处理是避免发生心源性休克的重要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医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9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