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羊肚和灵芝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8502.6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2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史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旺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074 | 分类号: | A61K36/074;A61P37/04;A61P39/00;A61P35/00;A61P3/06;A61P25/20;A61P1/08;A61P1/14;A61P9/12;A61P3/10;A61P9/10;A61P11/14;A61P11/06 |
代理公司: | 太原同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4107 | 代理人: | 王金锁 |
地址: | 043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羊 灵芝 复合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羊肚和灵芝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饮食摄入的热量不断增高,而运动量又普遍偏少,使得三高人群逐年增多,目前已接近有4亿人。再者,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及不健康的饮食及紧张的工作节奏,也使人们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等富贵病、白血病和癌症等。目前,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主要以西药为主,这些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而且治疗的效果也不显著。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羊肚和灵芝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且带有副作用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羊肚和灵芝复合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羊肚菌丝体300-600份灵芝菌丝体300-60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羊肚和灵芝复合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羊肚菌丝体培养
(A-1)羊肚菌固体菌种培养
将琼脂25g,土豆200g,葡萄糖20g,KH2PO4 3g,MgSO4·7H2O 1.5g,维生素B1 1片,加入至饮用水1000ml中配制成固体培养基,并将该固体培养基分装到扁平瓶中,置于121℃的条件下灭菌30分钟后,将羊肚菌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中,22-25℃恒温培养7天;
(A-2)羊肚菌液体菌种培养
将小米50g,蔗糖20g,玉米面25g,豆粉17.5g,蛋白胨2g,葡萄糖1g,KH2PO4 3g,MgSO4·7H2O 1.5g,加入至饮用水1000ml中配制成液体培养基,并将该液体培养基分装到三角瓶中,置于121℃的条件下灭菌30分钟后,将步骤(A-1)培养得到的固体菌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后,将三角瓶置于摇瓶机上并在22-25℃恒温条件下以转速180rpm培养96小时,然后在静置培养48h;
(A-3)羊肚菌丝体栽培种培养
将豆粉700g,谷糠200g,玉米面47g,硫酸锌3g,麦芽糖20g,蔗糖20g,石膏10g,亚硒酸氢钠0.3g,加入至饮用水200g中配制成栽培种培养基,并将该栽培种培养基分装于栽培种的袋中,置于121℃的条件下灭菌2小时后,将步骤(A-2)培养得到的液体菌种接种到栽培种培养基中,22-25℃恒温培养15天;待羊肚菌丝体长好后,在70℃的条件下沸腾干燥5分钟,将干燥后的羊肚菌丝体过80目筛待用;
B.灵芝菌丝体培养
(B-1)灵芝菌固体菌种培养
将琼脂25g,土豆200g,葡萄糖20g,KH2PO4 3g,MgSO4·7H2O 1.5g,维生素B1 1片,加入至饮用水1000ml中配制成固体培养基,并将该固体培养基分装到扁平瓶中,置于121℃的条件下灭菌30分钟后,将灵芝菌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中,22-25℃恒温培养7天;
(B-2)灵芝菌液体菌种培养
将小米50g,蔗糖20g,玉米面25g,豆粉17.5g,蛋白胨2g,葡萄糖1g,KH2PO4 3g,MgSO4·7H2O 1.5g,加入至饮用水1000ml中配制成液体培养基,并将该液体培养基分装到三角瓶中,置于121℃的条件下灭菌30分钟后,将步骤(B-1)培养得到的固体菌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后,将三角瓶置于摇瓶机上并在22-25℃恒温条件下以转速180rpm培养96小时,然后在静置培养48h;
(B-3)灵芝菌丝体栽培种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旺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旺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85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