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防虫功能的新型环网柜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8420.1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7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永辉 |
主分类号: | H02B1/30 | 分类号: | H02B1/30;H02B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525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防虫 功能 新型 环网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防虫功能的新型环网柜。
背景技术
当前,环网柜是电能利用中必不可少的器材,其中部分电气柜是需要设置在室外的,而且所处的位置较为偏僻,工作人员对此的维护次数相对较少,环网柜都是处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下,各种昆虫、老鼠经常会将环网柜作为藏身之处,因此可能因为老鼠的啃咬,导致其中电气柜中的电缆被咬坏,同时如果大量的昆虫在其中产卵,可能导致其散热出现故障,同时现有的环网柜,其内部的电器元件很多是直接放置在环网柜的底板上,这样会使得电器元件较易受潮;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具有防虫功能的新型环网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虫功能的新型环网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具有防虫功能的新型环网柜,包括柜体装置和底板装置;所述柜体装置包括柜体、照明灯带、上柜体、接触控制器、电网层控制器、感应开关、隔板、下柜体、接触开关、上柜门、下柜门、地线、合页、上柜门锁、下柜门锁、电网层、绝缘橡胶层和金属层;所述柜体内侧水平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柜体内腔分为上柜体和下柜体;所述下柜门前侧通过合页设置有下柜门,下柜门右侧固定设置有下柜门锁,上柜门和下柜门均能够互不影响的沿柜体上转动;所述柜体、上柜门和下柜门的板材均为三层,板材从内到外依次为电网层、绝缘橡胶层和金属层;所述上柜门内侧安装有接触开关,柜体内侧与接触开关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接触控制器,接触开关和接触控制器为电网层内设置的金属网的通电开关,柜体的右外侧设置有电网层控制器;所述底板装置包括紧固件、凸边、限位凸缘、翻折段、底板和空腔;所述柜体的侧壁下端设置有折向柜体内部的翻折段,翻折段与底板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底板的边缘设置有限位凸缘,翻折段设置有与限位凸缘相适配的凸边,底板通过限位凸缘在其下方形成空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柜体前侧通过合页设置有上柜门,上柜门右侧固定设置有上柜门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柜体的左侧外壁上接有地线,地线连接金属层。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柜体内部的顶部设置有照明灯带,接触控制器下方的柜体内侧壁上设置有感应开关,感应开关与照明灯带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使用时,一般仅在需要清除电气控制柜内的杂物的时候使用下柜门,平常使用中仅使用上柜门,将上柜门关闭,使接触开关和接触控制器接触,从而电网层通电,能够将电气控制柜内的昆虫和老鼠电死,使其不能在其中存活,同时能够通过设置在电气控制柜外侧的电网层控制器对电气控制柜内的电网层进行控制;在夜晚时,当工作人员打开柜门的时候,感应开关感应到人员的存在,然后控制照明灯带启动,从而使得柜体的内部有光线,方便工作人员的检修或者抢修作业;底板与翻折段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使得底板上没有焊缝,从而提高了底板的抗氧化能力,此外,当少量雨水通过柜门缝隙进入柜体内部时,雨水将在翻折段上积存,从而使雨水不会接触底板上的电力设备,保证了配电柜内电器元件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防虫功能的新型环网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有防虫功能的新型环网柜中主视图。
图3为具有防虫功能的新型环网柜中柜体板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柜体,2-照明灯带,3-上柜体,4-接触控制器,5-电网层控制器,6-感应开关,7-隔板,8-下柜体,9-紧固件,10-凸边,11-限位凸缘,12-翻折段,13-接触开关,14-上柜门,15-下柜门,16-底板,17-空腔,18-地线,19-合页,20-上柜门锁,21-下柜门锁,22-电网层,23-绝缘橡胶层,24-金属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永辉,未经林永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84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