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青蒿素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ITP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2023.3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9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符卓韬;孟聪;符林春;许铮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博澳抗体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366 | 分类号: | A61K31/366;A61K31/357;A61P7/04;A61P3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许飞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青蒿素类药物 治疗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青蒿素类化合物 制备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应用 丙种球蛋白 双氢青蒿素 糖皮质激素 网织红细胞 严重并发症 血小板 患者治疗 临床试验 敏感指标 青蒿琥酯 药物联用 用药剂量 联用 复发 发现 概率 观察 研究 | ||
1.青蒿素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青蒿素类化合物是含有过氧键、具有青蒿素母核结构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青蒿素类化合物选自青蒿素、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蒿乙醚、蒿立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药物的剂型为口服剂或注射剂。
5.一种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组合物,其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青蒿素类化合物和常规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药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青蒿素类化合物是含有过氧键、具有青蒿素母核结构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青蒿素类化合物选自青蒿素、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蒿乙醚、蒿立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的剂型为口服剂或注射剂。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常规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药物选自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博澳抗体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博澳抗体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20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芫荽内酯-1的用途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