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抗菌保鲜添加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1625.7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7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多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上行山茶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472 | 分类号: | A23L3/3472;A23L3/358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付涛 |
地址: | 2467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鲜添加剂 抗菌 凹凸棒土 茶叶 安全无毒副作用 抗菌活性 吸附固定 青蒿 黄连 白鲜皮 除氧剂 地骨皮 干燥剂 瓜蒌皮 丝瓜络 阿魏 附子 可用 青皮 诃子 添加剂 中药 污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抗菌保鲜添加剂,由下列物质制成:青蒿、诃子、黄连、青皮、附子、阿魏、地骨皮、丝瓜络、瓜蒌皮、白鲜皮、凹凸棒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保鲜添加剂,其可用于传统干燥剂、除氧剂等的使用中,其是以多种中药成分制成,最后由凹凸棒土进行吸附固定,制得的添加剂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并且对茶叶不存在污染和危害,绿色安全无毒副作用,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抗菌保鲜添加剂。
背景技术
茶叶源于中国,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当前,对于茶叶的保鲜主要采用低温冷藏、不透明充气包装、添加干燥剂、除氧剂等。而诸如添加干燥剂、除氧剂等在成品中使用效果好,但当茶叶开封后,空气中的细菌等容易渗入茶叶内,易导致茶叶污染,对此现有的多数干燥剂、除氧剂等则无能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茶叶抗菌保鲜添加剂,其可用于干燥剂、除氧剂中的添加,进一步提升了对开封后茶叶品质的保护。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茶叶抗菌保鲜添加剂,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
4~6份青蒿、5~8份诃子、2~4份黄连、1~3份青皮、6~9份附子、3~6份阿魏、1~2份地骨皮、2~5份丝瓜络、7~10份瓜蒌皮、3~5份白鲜皮、20~25份凹凸棒土。
优选的,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
5~6份青蒿、7~8份诃子、3~4份黄连、2~3份青皮、8~9份附子、5~6份阿魏、1.5~2份地骨皮、3~5份丝瓜络、8~10份瓜蒌皮、4~5份白鲜皮、23~25份凹凸棒土。
优选的,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
5份青蒿、7份诃子、3份黄连、2份青皮、8份附子、5份阿魏、1.5份地骨皮、3份丝瓜络、8份瓜蒌皮、4份白鲜皮、23份凹凸棒土。
进一步的,所述凹凸棒土的颗粒大小为1~50μm。
一种茶叶抗菌保鲜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将青蒿、诃子、黄连、青皮、附子、阿魏、地骨皮、丝瓜络、瓜蒌皮、白鲜皮共同混合干燥,然后将其粉碎后过100目得中药粉备用;
(2)将步骤(1)所得的中药粉放入到锅内,然后加入其总质量5倍的清水,接着加热沸煮处理1~2h后过滤,最后将所得的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3后得中药提取液备用;
(3)将凹凸棒土和步骤(2)所得的中药提取液共同混合,不断搅拌浸泡处理1~1.5h后过滤,对滤渣进行干燥处理后即得成品添加剂。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干燥处理时的温度为80~85℃。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保鲜添加剂,其可用于传统干燥剂、除氧剂等的使用中,其是以多种中药成分制成,最后由凹凸棒土进行吸附固定,制得的添加剂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并且对茶叶不存在污染和危害,绿色安全无毒副作用,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茶叶抗菌保鲜添加剂,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
4份青蒿、5份诃子、2份黄连、1份青皮、6份附子、3份阿魏、1份地骨皮、2份丝瓜络、7份瓜蒌皮、3份白鲜皮、20份凹凸棒土。
进一步的,所述凹凸棒土的颗粒大小为1~5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上行山茶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上行山茶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16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参维生素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丙酸钙制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