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垂向水下起伏轨迹溢油口模拟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6496.2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3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鸣;甄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8 | 分类号: | G01N33/2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起伏 轨迹 溢油 模拟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溢油水下运动模拟试验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水下溢油运动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水下溢油事故频频发生。当溢油点位于水下时,油品的运动状态随着水面环境以及溢油流态的改变而改变。溢油点在水下的位置、溢油的流出速度以及油品性质都会影响溢油的垂向运动状态。为了全面了解和研究在不同条件下水下溢油从出油点运动至水面的运动过程及规律,需要进行水下的溢油模拟试验。
目前对于水下溢油模拟试验装置较少,不能够对水下溢油的情况下油品的垂向运动规律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无法对水下溢油的应急处理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垂向水下起伏轨迹溢油口模拟试验装置,该装置能够模拟油品在水下溢油的情况,对于不同溢油位置、溢油流量以及不同水面条件下油品的垂向运动状态及规律进行模拟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对实际溢油事故的处理中。
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垂向水下起伏轨迹溢油口模拟试验装置,包括纵向导轨,所述纵向导轨由电机驱动在水下沿竖直方向向上或向下运动,所述纵向导轨底部固定有溢油出口,所述溢油出口连接有输油导管,所述输油导管上安装有溢油阀门。
所述电机安装于水上平台。
所述纵向导轨通过支架安装于水上平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发明的垂向水下起伏轨迹溢油口模拟试验装置,其溢油出口能够沿纵向导轨进行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可以对水下不同深度溢油点的溢油运动情况进行模拟;
(二)本发明的垂向水下起伏轨迹溢油口模拟试验装置,其输油导管上部设有溢油阀门,能够控制溢油的流出流量以及流出时间,可以分别对水下瞬时溢油以及连续溢油的情况进行试验;
(三)本发明的垂向水下起伏轨迹溢油口模拟试验装置,其电机和支架均固定于水上平台,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耐久性,以及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四)本发明的垂向水下起伏轨迹溢油口模拟试验装置,应用范围广泛,可进行平静水面以及有波浪作用水面的水下溢油垂向运动试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垂向水下起伏轨迹溢油口模拟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机;2.纵向导轨;3.溢油出口;4.输油导管;5.溢油阀门;6.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特点及效果,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垂向水下起伏轨迹溢油口模拟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电机1、纵向导轨2、溢油出口3、输油导管4、溢油阀门5、支架6。
电机1安装于水上平台,电机1驱动纵向导轨2,纵向导轨2沿竖直方向设置,纵向导轨2由电机1带动可在水下在竖直方向做向上或向上下的直线运动。溢油出口3固定在纵向导轨2的底部,并随纵向导轨2沿竖直方向移动。溢油出口3连接输油导管4,输油导管4上部安装有溢油阀门5,溢油阀门5设置于水上平台,溢油阀门5用于控制溢油的流出流量以及流出时间。纵向导轨2安装于支架6,支架6固定在水上平台上,以确保装置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本发明的垂向水下起伏轨迹溢油口模拟试验装置,其工作原理是:
电机1转动并带动纵向导轨2沿竖直方向向上或向下运动,同时使固定连接在纵向导轨2上的溢油出口3在水下做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溢油出口3接有输油管道4,油品通过输油管道4流进溢油出口3,并从溢油出口3流出至水中,从而模拟在不同水深位置溢油情况,研究油品垂向运动规律。通过控制阀门5控制溢油流量与溢油时间,可以分别模拟瞬时溢油与连续溢油的情况。在试验过程中,该装置对有波浪与无波浪条件均适用。电机1安装于水面平台之上,纵向导轨2安装于固定在平台上的支架6,确保了装置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的具体变换,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64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真空金属密封结构
- 下一篇:密封胶输送泵的密封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