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热驱动重力辅助溶液循环装置的吸收式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6042.5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0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伟;王紫璇;杜帅;王如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K25/06 | 分类号: | F01K25/06;F01K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庄文莉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体组件 分离器 发电装置 吸收器 溶液循环装置 支路 发电系统 重力辅助 发生器 热驱动 吸收式 高压工质泵 保证系统 封闭回路 上下方向 首尾连接 输出电量 依次连接 运行效率 支路并联 缸体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热驱动重力辅助溶液循环装置的吸收式发电系统,包含缸体组件(6)、分离器(2)、发生器(1)、发电装置以及吸收器(4);缸体组件(6)、分离器(2)、发生器(1)、发电装置、吸收器(4)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封闭回路;分离器(2)引出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与发电装置所在支路并联后与吸收器(4)相连;缸体组件(6)包含多个缸体在上下方向上依次连接。本发明可以保证系统能够连续地输出电量,通过缸体组件的设置,省去高压工质泵,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技术和发电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热驱动重力辅助溶液循环装置的吸收式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氨水等非共沸混合工质在100℃-500℃中低温余能回收利用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吸收技术作为一种适用于低品位热能发电、制冷、制热的技术也被广泛研究。吸收式发电循环是一种以非共沸混合工质(如氨水混合物)作为介质的动力循环。由于非共沸混合工质变温蒸发的特点,其气化过程与热源的放热过程匹配度高,能极大地降低换热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提高热源利用率。传统的常规有泵型吸收式发电系统,由发生器、气液分离器、膨胀机、发电机、节流阀、吸收器、工质泵等组成。对于应用在废能利用中的吸收式发电系统,尤其是小型吸收式发电系统,存在一个瓶颈问题即高压工质泵消耗的额外电能。该问题对循环发电量及循环火用效率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一般会导致系统的净发电效率低等问题。
针对该问题,Gerald Zotter和Rene Rieberer于2015年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小型热泵系统中的热驱动式溶液泵(Gerald Zotter,Rene Rieberer.Experimental analysis ofa novel concept of a“thermally driven”solution pump operating a small-capacity ammonia/water absorption heat pumping system.International Journalof Refrigeration.60(2015):190-205.)。该热力驱动型溶液泵由工作腔(用于被驱动的制冷蒸汽)、抽吸腔(用于富溶液)和返回腔(带有弹簧的低压端)三部分组成。该系统虽然有抽吸作用,但对于吸收式发电系统,目前暂无可由低品位热能驱动的既能实现抽吸作用也能进一步浓缩溶液的可替代传统电驱动高压溶液泵功能的装置存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热驱动重力辅助溶液循环装置的吸收式发电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热驱动重力辅助溶液循环装置的吸收式发电系统,包含缸体组件、分离器、发生器、发电装置以及吸收器;
缸体组件、分离器、发生器、发电装置、吸收器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封闭回路;分离器引出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与发电装置所在支路并联后与吸收器相连;
缸体组件包含多个缸体在上下方向上依次连接。
优选地,还包含废热源,缸体组件与发生器并联后与废热源相连;
缸体组件所在支路上,设置有阀门V7、第一泵体、缸体组件、阀门V9依次连接;
发生器所在支路上,设置有阀门V8、第二泵体、发生器、阀门V6依次连接。
优选地,多个所述缸体包含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第一缸体、第二缸体、第三缸体;
第一缸体与第二缸体通过第一气路与第一液路连通,第二缸体与第三缸体通过第二气路与第二液路连通;
第一气路、第二气路、第一液路、第二液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V1、阀门V2、阀门V10、阀门V11。
优选地,所述阀门V10、阀门V11为单向阀;
第一缸体、第二缸体、第三缸体上均设置有温度计与气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60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