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态电解质及其锂电池电芯、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1100.5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5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琨;朱焱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2 | 分类号: | H01M10/0562;H01M10/052;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1 | 代理人: | 王琴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电解质 及其 锂电池 | ||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领域,特别涉及固态电解质及其锂电池电芯、锂电池,所述固态电解质包括Li3Sn2(PO4)3和/或Li3Ge2(PO4)3。上述固态电解质结构稳定,具有大于5V的电化学窗口,且具有较优的黏性和柔性,以及与电极层接触时可具有较优的界面处浸润性及界面黏附性;所述固态电解质的结构中Se和Ge原子对Li+束缚较弱,因此Li离子较容易迁移,因此其可获得较优的电导率。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固态电解质结构的特点,其还可具有高剪切模量和高杨氏模量和抑制锂枝晶生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态电解质及其锂电池电芯、锂电池。
【背景技术】
相对于传统液态电解质来说,全固态电解质具有机械强度大、安全性好等优点。然而现有的固态电解质体系除了硫化物以外,锂离子电导率均较低,一般室温下离子电导率均小于10-3S/cm,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对水、空气非常敏感,且现在已报到的所有固态电解质材料与正、负极材料接触后均存在较大的界面电阻,导致循环寿命较短。
而一般固态电解质材料采用的无机粉末或薄膜材料,为多晶材料,其存在锂离子导电率低,工作电压低,与界面浸润性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固态电解质性能不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态电解质及其锂电池电芯、锂电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技术方案如下:所述固态电解质包括Li3Sn2(PO4)3和/或Li3Ge2(PO4)3。优选地,所述固态电解质中锂离子电导率为(0.05-11)×10-2S/cm。
优选地,所述固态电解质可稳定工作的电化学窗口大于5V。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又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锂电池电芯,包括如上所述固态电解质。
优选地,所述固态电解质的厚度为200nm-20μm。
优选地,所述锂电池电芯包括正极层,所述固态电解质形成于所述正极层的一面,所述固态电解质远离所述正极层的一面上设置负极层。
优选地,所述正极层包括柱状晶体正极材料,所述负极层包括金属锂或锂硅碳负极材料。
优选地,所述锂电池电芯还包括两个集流体,所述集流体包括两个相对的主表面,其中一个主表面上形成所述正极层或所述负极层,以作为该锂电池电芯的正极结构或负极结构;另一主表面上形成负极层或正极层,以作为另一锂电池电芯的负极结构或正极结构。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又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锂电池,其包括至少两个连续叠层设置如上所述锂电池电芯,直接叠加设置的至少两个锂电池电芯之间共用一正负共极集流体,该正负共极集流体包括两个相对的主表面,其中一个主表面上形成所述正极层,以作为其中一锂电池电芯的正极结构,另一主表面上形成负极层,以作为另一锂电池电芯的负极结构。
优选地,共用一正负共极集流体的两个锂电池电芯之间为串联连接;所述锂电池还包括封装结构,定义与多个所述锂电池电芯的叠加方向平行的锂电池电芯的表面为侧面,所述封装结构围设在所述锂电池电芯的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固态电解质及其锂电池电芯、锂电池,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大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11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态电解质及其锂电池电芯、锂电池
- 下一篇:固态电解质及其锂电池电芯、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