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7067.9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7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耀;樊钊;丁亚斌;赖元华;刘振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11323 | 代理人: | 廉振保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线装置。
背景技术
固线装置是在电力系统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连接器件。现有的过线接头均采用螺纹预紧来实现锁线功能,由于螺纹和电缆外皮较硬,因此,螺纹与电缆间存在间隙,从而使锁线密封性不好,尤其在一些多根电缆贯穿时,多根电缆与螺纹间容易受力不均形,不仅锁线效果差,而且更容易行成间隙,密封性更差,防护等级要求高的场合就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线装置,解决现有接头密封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线装置,包括夹紧头、气囊和内部用于穿设电缆的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为可形变,所述夹紧头具有容纳槽,所述夹紧头套设在所述密封套的外周,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与所述密封套的外壁间形成环形空间,所述气囊环设在所述密封套上且位于所述环形空间内,所述气囊对所述密封套进行挤压以使所述密封套形变后对内部穿设的电缆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气囊为膨胀状态,且所述气囊向外侧膨胀以压设在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形成密封,所述气囊向内侧膨胀将所述密封套压设在所述电缆上形成密封;当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气囊为收缩状态,所述气囊与所述容纳槽之间、所述气囊与所述密封套之间均存在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套外壁的两端环设有第一外檐和第二外檐,所述第一外檐位于所述容纳槽外部,所述第二外檐位于在所述容纳槽内部,所述气囊位于所述第一外檐和所述第二外檐之间,所述夹紧头与所述第一外檐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密封端面,所述气囊膨胀后对所述第二外檐进行挤压以使所述第一外檐朝向所述第二外檐移动,并且使所述第一外檐密封贴合在所述密封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线装置还包括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设置在所述夹紧头外部,用于将所述气囊充气至所述第一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头外壁上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内穿设有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气囊连通、第二端与所述充气装置的出气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固线装置还包括放气阀,所述放气阀用于将所述气囊放气至所述第二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放气阀包括阀体、气门芯和密封塞,所述阀体为三通阀体,所述阀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阀体的第二端上设置有所述气门芯,所述气门芯上连接有第二气管第一端,所述第二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充气装置连通,所述阀体的第三端上设置有密封塞。
进一步地,所述固线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夹紧头上,且所述外壳内壁与所述夹紧头的外壁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充气装置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充气装置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夹紧头的侧壁连接,且当所述外壳相对所述夹紧头进行往复运动的同时,带动所述充气装置进行充气。
进一步地,所述放气阀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的放气孔,所述放气孔与所述放气阀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头的侧壁上环设有导轨或导槽,所述外壳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或导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头的第二端的端面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第二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套的材质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橡胶、硅胶。
本发明通过采用气囊代替传统的螺纹预紧方式锁线,由于气囊表面较软,使用时,将电缆穿设在密封套内,通过给气囊充气,气囊膨胀后可通过密封套对电缆表面均匀施压,从而使锁线效果更好,尤其是多个电缆时,没跟电缆均受力均匀,从而提高锁紧效果,并且均匀施压可以使密封套更紧密的贴合在电缆上,防止间隙的产生,从而提高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实施例的构示意图。
图例:10、夹紧头;11、容纳槽;12、第一开口;13、插孔;14、第二开口;20、气囊;30、密封套;31、第一外檐;32、第二外檐;40、充气装置;50、第一气管;60、放气阀;61、阀体;62、气门芯;63、密封塞;70、第二气管;80、外壳;81、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70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