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织物结构线缆及采用其的数据线和制作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2465.1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3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如;魏京文;林颖蕾;陈炳基;杨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H01R13/58;H01R13/5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赵勍毅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部 导电条 绝缘部 数据线 折断 线缆 织物结构 导电线 机械性能 信号传输缆线 充电数据线 手机数据线 安全性能 导电结构 间隔设置 日常使用 使用寿命 线缆结构 卷轴 布设 绕卷 轴向 制作 | ||
本发明属于信号传输缆线与数据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织物结构线缆及采用其的数据线和制作其的方法,该线缆包括由柔性导电部和柔性绝缘部,柔性导电部沿柔性绝缘部的绕卷轴轴向布设;柔性导电部设置为不少于一条的导电条,导电条之间间隔设置且在柔性绝缘部绕卷后导电条之间彼此不相接触;本发明采用柔性的导电结构,使得导电线不会在导电线内部折断,解决了普通手机数据线在日常使用时折断内部线缆结构,而频繁更换充电数据线的问题,使用寿命长且不易折断,安全性能优异,机械性能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号传输缆线与数据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织物结构线缆及采用其的数据线和制作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成为人们日常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随着日益频繁的手机使用次数,人们会更加经常的使用手机数据线进行充电,增加了手机数据线的磨损弯折,尤其一大部分人群习惯于一边充电一遍玩游戏发消息,增加了数据线整体的弯曲,尤其在数据线两端处容易发生内部折断的现象,大大的减少了数据线的使用寿命。
市面线芯材料多采用PE料包裹的镀锡层铜线或者纯铜线,在线身发生较大扭曲的时候受到较大的法向应力,多次弯曲伸直的剪力使得内芯的金属材料发生金属疲劳,最终出现线身完好但是内芯折断的现象。因此为出发点,开发一种非金属材质的内芯结构,可以保护线路内部情况,增长数据线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的缺点:
1)容易折断
现在常见的数据线容易内部折断,在充电或者传输数据时,人们习惯于将充电接头弯曲来适应使用,在多次使用后,由于每次极限弯曲的方向不同,加快了内芯金属疲劳,内部发生扭断折断。普通的数据线接口处的设计也导致数据线在使用时容易折断。
2)折断后修复困难
由于常见的数据线采用PE料包裹的镀锡层铜线或者纯铜线,折断以后恢复困难。若要修复则需要基本的焊接设备,成本甚至高于更换新的数据线,通常家内难以做到。而且没有合适的焊接材料可以保障修复后数据线电阻不变,使得修复后寿命短,稳定性差,往往会导致二次折断或损坏被充电、接收数据设备本身,导致得不偿失。
3)制造工艺复杂且难以定制
传统数据线芯材制作工艺复杂,需要通过拉制、绞制、包覆等工艺,生产工类型多,需要各种金属加工设备例如拉丝机等设备,传统生产大量而相同型号的芯材较常见,缺乏定制芯材的灵活性,难以利用相同设备生产各种型号的线芯材料。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织物结构线缆及数据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织物结构线缆,设置有可绕卷的柔性绝缘部,该柔性绝缘部中布设有柔性导电部,所述柔性导电部沿所述柔性绝缘部的绕卷轴轴向布设;所述柔性导电部设置为不少于一条的导电条,所述导电条之间隔设置且在所述柔性绝缘部绕卷后所述导电条之间彼此不相接触。
一种织物结构数据线,包括采用上述的织物结构线缆构成数据线主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一种织物结构线缆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需求确定构成柔性导电部的导电条数量;
s2.根据线缆长度确定柔性绝缘部的长度,根据所述导电条的数量和所需线缆径距确定所述柔性绝缘部的宽度;
s3.将所述导电条间隔布设在所述柔性绝缘部中且避免所述柔性绝缘部绕卷后所述导电条彼此接触;
s4.将所述柔性绝缘部绕卷成柱状,绕卷轴的轴向与所述导电条的布设方向平行;
s5.将卷好的所述柔性绝缘部的末端与次外层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24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