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1159.6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6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颜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浩洋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7 | 分类号: | C08G18/67;C08G18/48;C08G18/38;C08G18/34;C08G18/32;C08G18/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秀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水性聚氨酯 制备 聚氨酯乳液 预聚体溶液 机械性能 三甲基丙烯酸酯 氨基乙磺酸钠 碱性试剂 搅拌条件 聚乙二醇 耐热性能 有机溶剂 真空条件 氨乙基 扩链剂 耐水性 水乳化 羟甲基 滴加 催化剂 中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在真空条件下,将N‑(2‑氨乙基)‑氨基乙磺酸钠和聚乙二醇溶于有机溶剂中,在50‑60℃下反应1.5‑4h,得到预聚体溶液;(2)在40‑55℃条件下向步骤(1)中得到的预聚体溶液中加入扩链剂和催化剂,反应1‑3h后,加入碱性试剂中和至中性,并加入水乳化,得到聚氨酯乳液;(3)在搅拌条件下向步骤(2)中得到的聚氨酯乳液中滴加三羟甲基三甲基丙烯酸酯溶液,得到所述改性水性聚氨酯。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条件温和、易实现;制备的改性水性聚氨酯具有较好的耐水性、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用作滚筒、传送带、软管、汽车零件、鞋底、合成皮革、电线电缆和医用人工脏器等,软质泡沫体用于车辆、居室、服装的衬垫,硬质泡沫体用作隔热、吸音、包装、绝缘以及低发泡合成木材,涂料用于高级车辆、家具、木和金属防护,水池水坝和建筑防渗漏材料,以及织物涂层等。胶粘剂对金属、玻璃、陶瓷、皮革、纤维等都有良好的粘着力。此外聚氨酯还可制成乳液、磁性材料等。
随着水性聚氨酯发展,它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但是缺点也越来越明显,如耐水性、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较差,限制了聚氨酯的应用。
提高聚氨酯耐水、机械性能和耐热性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交联改性,但是,现有的交联剂改性后,耐水性、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并不理想,而且制备步骤较繁琐,反应条件苛刻,不易实现。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步骤简单,制备的改性水性聚氨酯具有较好的耐水性、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真空条件下,将N-(2-氨乙基)-氨基乙磺酸钠和聚乙二醇溶于有机溶剂中,在50-60℃下反应1.5-4h,得到预聚体溶液;
(2)在40-55℃条件下向步骤(1)中得到的预聚体溶液中加入扩链剂和催化剂,反应1-3h后,加入碱性试剂中和至中性,并加入水乳化,得到聚氨酯乳液;
(3)在搅拌条件下向步骤(2)中得到的聚氨酯乳液中滴加三羟甲基三甲基丙烯酸酯溶液,得到所述改性水性聚氨酯。
步骤(1)中,所述N-(2-氨乙基)-氨基乙磺酸钠和聚乙二醇的摩尔比为2-3:1。
所述N-(2-氨乙基)-氨基乙磺酸钠的浓度为0.2-0.4mol/L。
所述有机溶剂为DMSO、氯仿和DMF中的一种或几种。
步骤(2)中,所述扩链剂为二羟甲基丙酸和一缩二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扩链剂与N-(2-氨乙基)-氨基乙磺酸钠的摩尔比为1:2-3。
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辛酸亚锡的一种或两种。
加入水的体积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0.05-0.08:1。
步骤(3)中,所述三羟甲基三甲基丙烯酸酯与N-(2-氨乙基)-氨基乙磺酸钠的摩尔比为1:2-4,所述三羟甲基三甲基丙烯酸酯中的溶剂为DMSO,且三羟甲基三甲基丙烯酸酯的浓度为0.2-0.4mol/L。
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条件温和、易实现;2、步骤简单、易操作;3、原料易得,成本低;4、制备的改性水性聚氨酯具有较好的耐水性、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5、拉伸强度和耐酸碱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浩洋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浩洋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11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