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氯乙烯稳定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生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7629.1 | 申请日: | 2017-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9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关艮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韦恩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7/22 | 分类号: | C07F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釜 输送泵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聚氯乙烯稳定剂 生产装置 碘丁烷 接受罐 冷凝器 脱水釜 压滤罐 锡化 盐酸计量罐 油水分离器 成品储罐 沉降器 丁基锡 分水器 换热管 计量罐 水计量 酸洗釜 缩合釜 压滤机 储罐 碘代 碘烷 丁醇 | ||
聚氯乙烯稳定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生产装置,主要包括:丁醇计量罐(F101)、碘烷反应釜(D101)、水计量罐(F102)、碘丁烷接受罐(F103)、冷凝器(C101,C102)、输送泵(J101,J102)、锡化反应釜(D102)、分水器(L101)沉降器(L102)、酸洗釜(D103)、盐酸计量罐(F104)、碘代丁基锡储罐(F105)、缩合釜(D104)、油水分离器釜(L103)、脱水釜(L104)、成品压滤罐(F106)、压滤机(L105)、成品储罐(F107),其中,输送泵(J101)分别与碘丁烷接受罐(F103)、锡化反应釜(D102)相连接,输送泵(J102)分别与脱水釜(L104)、成品压滤罐(F106)相连接,其中,冷凝器(C101)换热管间距0.031‑0.033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合成装置,尤其涉及聚氯乙烯稳定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主要用于聚氯乙烯塑料稳定剂,透明性和耐候性好,耐硫化污染,还可用作室温时硅橡胶的熟化剂、合成纤维稳定剂及聚氨酯材料合成时的催化剂。现有的生产装置大多比较复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为聚氯乙烯稳定剂,其生产装置优劣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副产物含量具有重要经济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聚氯乙烯稳定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生产装置,主要包括:丁醇计量罐(F101)、碘烷反应釜(D101)、水计量罐(F102)、碘丁烷接受罐(F103)、冷凝器(C101,C102)、输送泵(J101,J102)、锡化反应釜(D102)、分水器(L101)沉降器(L102)、酸洗釜(D103)、盐酸计量罐(F104)、碘代丁基锡储罐(F105)、缩合釜(D104)、油水分离器釜(L103)、脱水釜(L104)、成品压滤罐(F106)、压滤机(L105)、成品储罐(F107),其中,输送泵(J101)分别与碘丁烷接受罐(F103)、锡化反应釜(D102)相连接,输送泵(J102)分别与脱水釜(L104)、成品压滤罐(F106)相连接,其中,冷凝器(C101)换热管间距0.031-0.033m,输送泵(J101)进水口直径180-190mm,缩合釜(D104)夹套容量270-275L。
聚氯乙烯稳定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生产装置,生产流程为:常温下将红磷和正丁醇投入碘烷反应釜D101中,然后分批加入碘。将反应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达到105-110℃时停止反应,水洗蒸馏得到精制碘丁烷。将规定配比的碘丁烷、正丁醇、镁粉、锡粉加入锡化反应釜D102内,强烈搅拌下于125~130℃蒸出正丁醇和未反应的碘丁烷,得到碘代丁基锡粗品。粗品在酸洗釜D103内用稀盐酸于70-76℃洗涤精制二碘代二正丁基锡。在缩合釜D104中加入水、液碱升温到32~36℃逐渐加入月桂酸,加完后再加入二碘二正丁基锡于80~85℃下反应2-3h,静置30~40min,分出碘化钠。将反应液送往脱水釜L104减压脱水、冷却、L105压滤得成品。本发明优点在于:减少了反应中间环节,降低了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收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聚氯乙烯稳定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生产装置,主要包括:丁醇计量罐(F101)、碘烷反应釜(D101)、水计量罐(F102)、碘丁烷接受罐(F103)、冷凝器(C101,C102)、输送泵(J101,J102)、锡化反应釜(D102)、分水器(L101)沉降器(L102)、酸洗釜(D103)、盐酸计量罐(F104)、碘代丁基锡储罐(F105)、缩合釜(D104)、油水分离器釜(L103)、脱水釜(L104)、成品压滤罐(F106)、压滤机(L105)、成品储罐(F10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韦恩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韦恩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76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