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田间智能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9056.8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9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甄博;周新国;陆红飞;李会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B11/00 | 分类号: | E02B11/00;E02B13/00;E02B13/02;H02J7/3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22 | 代理人: | 梁明升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田间 智能 排水 装置 | ||
1.一种田间智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位控制管,所述水位控制管包括进水口以及出水口;
阀门组件,所述阀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水位控制管下方的阀门舱,所述阀门舱内设置有用于阻断所述水位控制管内的由进水口至出水口水流的阀门;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动机以及锯齿状拉杆,所述电动机位于所述水位控制管上部;所述锯齿状拉杆一端与所述电动机输出轴连接的齿轮啮合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水位控制管与所述阀门固定相连;所述电动机用于驱动所述锯齿状拉杆实现上下移动以便所述锯齿状拉杆带动所述阀门上下移动;
水位信息获取组件,所述水位信息获取组件用于获取田间的实时水位信息;
控制器以及太阳能发电组件,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水位信息获取组件获取的所述实时水位信息与预置水位信息的比对结果,控制所述电动机驱动所述锯齿状拉杆向上或向下移动;
所述控制器存储有水位控制程序,所述水位控制程序包括:
以水稻生长时间为控制依据,水稻移栽后0~10天,当水位处于0~10cm时阀门为关闭状态,水位高于12cm时打开阀门,待水位降至10cm时关闭阀门,若水分传感器中土壤体积含水率低于田间持水率的100%,则向指挥中心发出灌水指示;移栽后11~30天,当水位为0~15cm时阀门为关闭状态,水位高于20cm时打开阀门,待水位降至15cm时关闭阀门,若水分传感器中土壤体积含水率低于田间持水率的70%,则向指挥中心发出灌水指示;移栽后31~60天,当水位为0~20cm时阀门为关闭状态,水位高于25cm时打开阀门,待水位降至15cm时关闭阀门,若水分传感器中土壤体积含水率低于田间持水率的60%,则向指挥中心发出灌水指示;移栽后61~85天,当水位为0~25cm时阀门为关闭状态,水位高于30cm时打开阀门,待水位降至25cm时关闭阀门,若水分传感器中土壤体积含水率低于田间持水率的100%,则向指挥中心发出灌水指示;移栽后86~110天,当水位为0~10cm时阀门为关闭状态,水位高于15cm时打开阀门,待水位降至10cm时关闭阀门,若水分传感器中土壤体积含水率低于田间持水率的100%,则向指挥中心发出灌水指示;移栽后111~130天,当水位为0~5cm时阀门为关闭状态,水位高于10cm时打开阀门,待水位降至5cm时关闭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间智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舱顶部设置有第一橡胶密封组件,所述阀门两侧具有弯折结构且嵌入所述阀门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田间智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舱底部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端高于所述水位控制管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间智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正上方的所述水位控制管内壁处设置有闭合槽,所述闭合槽两侧为玻璃钢材质,所述闭合槽中部为橡胶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间智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防护罩,所述电机防护罩与所述水位控制管上部相连,所述电动机位于所述电机防护罩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田间智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为小型慢速电机,所述锯齿状拉杆穿过所述水位控制管上部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橡胶密封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间智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分别设置有拦阻格栅,所述拦阻格栅与水流方向成30°夹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间智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包括太阳能发电板以及锂电池组,所述太阳能发电板以及锂电池组通过支撑杆与所述水位控制管相连;所述太阳能发电板与水平面成45°夹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间智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信息获取组件包括设置于田间的至少一个水位传感器以及至少一个土壤水分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间智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单片机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单片机连接有复位开关、阀门闭合开关、阀门打开开关以及智能模式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905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