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泌体,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肿瘤的药物或者制剂中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6522.7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6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杨一峻;秦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科蓝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16 | 分类号: | A61K35/1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科学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抗肿瘤 宿主 疟原虫感染 分泌 血浆 | ||
公开了一种由疟原虫感染宿主分泌到血浆或培养上清中的外泌体,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肿瘤的药物或者制剂中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疟原虫感染宿主分泌到血浆中的外泌体,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肿瘤的药物或者制剂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细胞外膜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例如外泌体(exosomes)和微泡(有时两者被统称为膜泡),它们由不同类型的细胞所分泌参与生理和病理过程。外泌体介导了细胞间和胞内的通讯,靶细胞可以接受这一信号。基于这些特点,外泌体可能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工具应用于不同的治疗当中,包括:抗肿瘤治疗;疫苗;免疫调节和修复治疗;药物递送等。目前科学家已经在临床上试用膜泡对肿瘤病人进行治疗,参见Lener T,Gimona M,AignerL等人的Applying extracellular vesicles based therapeutics in clinical trials–an ISEV position paper.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2015;4:10doi:10.3402/jev.v4.30087。
目前国内外将膜泡用于治疗肿瘤的研究已经开展一段时期,但是用于专门针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的研究报道很少。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泌体是由疟原虫感染宿主分泌到血浆或培养上清中的外泌体。
在本发明中,所述外泌体的大小为50nm-200nm。
在本发明中,所述宿主为感染疟原虫的动物和人。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疟原虫感染宿主的血浆并从所述血浆分离出所述外泌体,或者采集疟原虫感染的细胞培养上清并从所述上清中分离出所述外泌体。
在本发明中,通过外泌体提取试剂盒或超速离心方法从所述血浆分离出所述外泌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外泌体在制备抗肿瘤的药物或者制剂中的用途。
在本发明中,所述外泌体通过抑制肿瘤组织中的血管生成或发育达到抗肿瘤的目的,从而实现在制备抗肿瘤的药物或者制剂中的用途。
在本发明中,所述外泌体通过抑制肿瘤组织中的血管的管腔形成达到抗肿瘤的目的,从而实现在制备抗肿瘤的药物或者制剂中的用途。
在本发明中,所述外泌体通过抑制肿瘤中的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达到抗肿瘤的目的,从而实现在制备抗肿瘤的药物或者制剂中的用途。
在本发明中,所述外泌体通过抑制肿瘤中内皮细胞的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的基因的表达或抑制内皮细胞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达到抗肿瘤的目的,从而实现在制备抗肿瘤的药物或者制剂中的用途。
在本发明中,所述外泌体通过其中所含的miRNA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发育、血管的管腔形成、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肿瘤中内皮细胞的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的基因的表达和抑制内皮细胞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中的一项或多项达到抗肿瘤的目的,从而实现在制备抗肿瘤的药物或者制剂中的用途。
在本发明中,所述miRNA为miR16-5p、miR17-5p、miRNA322-5p和miRNA497-5p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肿瘤为有肿瘤血管生成的实体肿瘤,优选肺癌、肝癌、胃癌、结肠癌、乳腺癌。
由疟原虫感染宿主分泌到血浆的外泌体源于生物体本身,与非生物来源的治疗相比更容易被机体所接受。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科蓝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科蓝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65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