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不同材料的合金锯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5648.2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0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束怡;宗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昌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44;C21D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锯片 钢合金 合金锯片 痕量元素 硬化 回火马氏体 回火处理 晶粒细化 细化处理 碳化物 重量比 回火 铸型 切割 申请 配合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带有不同材料的合金锯片,其包括:钢合金锯片,钢合金锯片的成分及各成分的重量比为:0.55~0.9的碳;1~2的硅;最大0.2的锰;0.1~0.5的铬;及含量最多为0.2%且选自铌,钽,钒,钛,锆,铝,硫,磷和氮一种或组合的痕量元素物;以及余量的铁;钢合金锯片具有由回火马氏体和剩余的碳化物,并且钢合金锯片已经在780℃和1000℃之间的温度下硬化,并在200℃和550℃之间的温度下回火。本发明利用痕量元素物配合添加,产生晶粒细化,利于铸型,方便细化处理;同时通过硬化和回火处理,提高锯片的硬度,方便切割。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锯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有不同材料的合金锯片。
背景技术
锯片以高速旋转对木材、石材、金属及建筑结构等进行切割,承受很大的径向和轴向应力,需要锯片具有高的弹性极限、刚度、疲劳强度、耐磨性和冲击韧性,因此对锯片钢的化学成分、冶金质量、力学性能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例如要求锯片钢具有高的刚性和韧性、低的热敏感性、高的红硬性和淬透性等。
目前国内制造锯片常用的钢种是中碳锯片钢、中碳低合金锯片钢、高碳锯片钢和高碳低合金锯片钢,代表牌号有45、30CrMo、50Mn2V、65Mn、75Cr1和T8A、T10A等,常用的规格是厚度为2.0~14.0mm、宽度为900~3000mm的热轧钢板。
上述这些常用的锯片钢牌号在钢厂生产时或者在锯片制造厂加工、制作锯片时均存在一些问题:1、淬硬性较差,导致锯片热处理后硬度较低(如45、30CrMo、50Mn2V);2、淬透性不足,致使钢板淬火后硬度低且不均匀,不能制造厚规格、大尺寸锯片(如45、30CrMo、65Mn);3、板坯连铸、热轧困难,板坯缺陷敏感性高、化学元素偏析大、易产生裂纹和断裂,轧制后钢板强度偏高、残余应力较大、板形较差、不便于用户进行机械加工、冷加工及热处理(如50Mn2V、65Mn、75Cr1、T8A、T10A);4、抗回火稳定性较差,淬火后在较高的温度下回火锯片硬度会迅速下降(如45、30CrMo、50Mn2V、65Mn、75Cr1和T8A、T10A)。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不同材料的合金锯片,通过添加痕量元素物及硬化退火处理,提高钢合金锯片的扩张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带有不同材料的合金锯片,其包括:钢合金锯片,钢合金锯片的成分及各成分的重量比为:0.55~0.9的碳;1~2的硅;最大0.2的锰;0.1~0.5的铬;及含量最多为0.2%且选自铌,钽,钒,钛,锆,铝,硫,磷和氮一种或组合的痕量元素物;以及余量的铁;钢合金锯片具有由回火马氏体和剩余的碳化物,并且钢合金锯片已经在780℃和1000℃之间的温度下硬化,并在200℃和550℃之间的温度下回火。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钢合金锯片包含不高于0.01的硫。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钢合金锯片包含不高于0.001的硫。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钢合金锯片含有0.6~0.8的碳。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钢合金锯片含有0.65~0.75的碳。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痕量元素物总量为总元素量的0.01~0.2%。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痕量元素物为晶粒细化元素,其在难熔溶解碳化物形式的钢水凝固时在晶界析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
1)利用痕量元素物配合添加,产生晶粒细化,利于铸型,方便细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昌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昌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56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