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高速串行链路的分布式采集系统同步时钟传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5924.7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1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陈耀武;刘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J3/06 | 分类号: | H04J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时钟 主节点 子节点 传输 分布式采集系统 高速串行链路 链路延迟 时钟延迟 测量 发送 硬件复杂度 恢复 差分链路 降低系统 硬件基础 硬件开销 硬件维护 从链路 延迟 配置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速串行链路的分布式采集系统同步时钟传输的方法,包括:测量主节点至各子节点的链路延迟值;所述主节点基于测量得到的链路延迟值,配置所述各子节点的时钟延迟值;所述主节点发送同步时钟;所述各子节点从链路中恢复得到所述主节点发送的同步时钟;所述各子节点将恢复得到的同步时钟,延迟接收的时钟延迟值后作为本地的同步时钟。该方法能够在差分链路的硬件基础上,实现同步时钟的传输以及本地恢复,保证同步时钟传输的稳定性,且能够降低系统硬件复杂度,进而降低硬件开销和硬件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高速串行链路的分布式采集系统同步时钟传输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各个子节点之间采用百兆以太网或者其他工业现场总线进行连接。为了保证所有子节点能够同时开始采样,系统需要维护一个同步时钟。该同步时钟一般采用专用的硬件线路进行维护。为保证同步性,发送同步时钟的主节点到各个子节点的线路延迟要保证基本一致。当系统采样通道很多时,需要维护大量的同步时钟传输链路,硬件开销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高速串行链路的分布式采集系统同步时钟传输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在差分链路的硬件基础上,实现同步时钟的传输以及本地恢复,保证同步时钟传输的稳定性,且能够降低系统硬件复杂度,进而降低硬件开销和硬件维护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高速串行链路的分布式采集系统同步时钟传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测量主节点至各子节点的链路延迟值;
所述主节点基于测量得到的链路延迟值,配置所述各子节点的时钟延迟值;
所述主节点发送同步时钟;
所述各子节点从链路中恢复得到所述主节点发送的同步时钟;
所述各子节点将恢复得到的同步时钟,延迟接收的时钟延迟值后作为本地的同步时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在分布式采集系统中,子节点能够进行同步时钟备份,当链路信道通讯质量下降时,仍旧能够使系统维持一定的正常工作时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高速串行链路的分布式采集系统同步时钟传输的方法,能够在差分链路中实现同步时钟的传输以及本地恢复,在保持系统稳定性的同时,降低了同步采集传输系统的硬件开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高速串行链路的分布式采集系统同步时钟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主节点与子节点之间的链路延迟值的测量过程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延迟测量序列以及反馈序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提供的延迟值配置序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提供的主节点发送同步时钟的实现方式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提供的子节点的同步时钟恢复后本地化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提供的为主节点FPGA与子节点FPGA实现的差分链路物理层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59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