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斜度摩擦轮发射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5912.4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2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卓新;雷晓云;程志;张志安;庞兆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A63B69/4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朱沉雁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度 摩擦 发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斜度摩擦轮发射器。
背景技术
对于定直径球体的发射,通常通过使用高速旋转的摩擦轮进行摩擦发射。因为这种发射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发射效率高等优点,其存在的问题是:它在向摩擦轮送球过程中容易卡死,且可能因为枪管内积弹,而瞬间连续发射多颗子弹。
传统的发射器的送球机构是平推转盘,平推转盘的平推杆带有一定的向下的角度,可以将子弹推入底板上的洞内,使子弹从洞里经弯管滚动到摩擦轮上。这种送弹机构的缺点就是,子弹会卡在平推转盘和底板之间,且在弯管处会出现积弹问题而瞬间连续发射多发子弹。
在乒乓球发球机构中,使用了两个转盘来进行送球,先是一个平推转盘使球排列在管道中,再用一个竖直转盘将球一个一个的挤到后端管道中,从而很好的改善了卡死问题。这种送球机构很适用于相对较大直径球体的发射,但是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不灵活,且不能满足发射频率大,球体直径在17mm左右弹丸的发射。
在中国专利201710219101.1中提出了《基于摩擦轮的对抗型机器人发弹装置》中,通过将弹舱与摩擦轮组件分离,使得其发射装置更加灵活轻便,但和传统的发射器的卡弹情况一样。
在中国专利201710077047.1中提出了《一种平推式球体自动排列发射机构》中,通过特定的平推转盘,先将子弹在转盘仓侧边的球体导槽中自动排序,再由于转盘的持续推动,将子弹推入导向管中的两个摩擦轮之间,经由摩擦轮摩擦发射出去。由于子弹是经过侧壁水平进入到导向管中,因此不存在卡入底板的问题,且子弹排序进入导向管,可以很好的一个一个发射出去,但是在球体进入导向管的入口处会引起新的卡弹问题,卡弹概率会与普通的摩擦轮发射器相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斜度摩擦轮发射器,解决了摩擦轮式发射器的卡弹问题,对于提高机器人在竞赛中的性能将具有重大实用意义。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加斜度摩擦轮发射器,包括弹舱、拨弹电机电调、弹舱座、拨盘、送弹底板、拨弹电机、塔簧、隔离板、L形弯管、发射底架、摩擦轮电调、发射器主控板、图像传送器、发射管、两个斜撑和两个摩擦轮;发射底架的后端设有开口,L形弯管一端自开口向上伸出,另一端固定在发射底架的底面,位于发射底架下方的L形弯管内沿水平方向套有发射管;在L形弯管的两侧对称开有通孔,两个摩擦轮分别设置在上述通孔内,摩擦轮的顶面固定在发射底架的底面,发射底架的开口两侧顶面分别设有斜撑,送弹底板固定在斜撑上,使送弹底板与发射管形成一定角度,送弹底板的落弹口与L形弯管的端口重合;弹舱和弹舱座均固定在送弹底板上,弹舱位于弹舱座上方,且弹舱和弹舱座相通,拨弹电机固定在送弹底板底面,其输出轴穿过送弹底板伸入弹舱座,拨盘设置在拨弹电机的输出轴上,拨弹电机电调固定在弹舱上,拨弹电机电调与拨弹电机连接,弹舱座与弹舱的连接处设有隔离板,隔离板上设有塔簧,摩擦轮电调通过垫板固定在发射底架的顶面,发射器主控板通过保护盒固定在摩擦轮电调顶面,图像传送器固定在保护盒的顶面;发射器主控板分别与拨弹电机电调、摩擦轮电调和图像传送器连接,发射器主控板用于控制拨弹电机以及摩擦轮,图像传送器用于提供视野给操作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1)将落弹口和弹舱通过塔簧和隔板隔离,使子弹落入枪管不受其它弹的干扰,落弹更顺畅;(2)送弹底板平面与发射管成一定角度,使弹从底板平面进入落弹口时,平推转盘和重力的合力在落弹方向的分力更大,加大落弹有益受力;(3)L形弯管的弯折角度大于90°,使子弹经过L形弯管时的速度减损更小,更利于子弹滚动到两个摩擦轮14之间;(4)结构改进简单,无需增加电机,也无需改动发射器的控制;(5)原理可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加斜度摩擦轮发射器三维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加斜度摩擦轮发射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拨盘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加斜度摩擦轮发射器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加斜度摩擦轮发射器的应用于机器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59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羽毛球单人练习场
- 下一篇:排球综合训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