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管并联自由旋线除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5469.0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3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向晓东;钟杰;常玉锋;詹旻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B01D53/78;B01D53/50;B01D53/56;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连接轴 线单元 自由 除雾装置 多管并联 固定支架 积液 电机 并联安装 不易结垢 底座支架 高湿烟气 连接电机 湿法除尘 湿法脱硫 烟气出口 烟气入口 装置壳体 装置主体 除雾器 导液板 烟气量 除雾 低阻 灰斗 壳体 脱硝 外壁 堵塞 应用 | ||
1.一种多管并联自由旋线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除雾装置是由灰斗(1)、侧部导液板(2)、积液单元(3)、自由旋线单元(4)、固定支架(5)、烟气入口(6)、电机连接轴(7)、电机(8)、壳体(9)、烟气出口(10)、底座支架(11)组成;
烟气入口(6)连接装置壳体(9)的一端,装置壳体(9)从上至下依次安装电机(8)、电机连接轴(7)、固定支架(5)、自由旋线单元(4)、积液单元(3)、侧部导液板(2)、灰斗(1),装置整体由底座支架(11)支撑,壳体(9)的另一端连接烟气出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管并联自由旋线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由多个并联的自由旋线单元(4)和积液单元(3)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管并联自由旋线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旋线单元(4)由防缠绕结构(14)、旋线安装盘(15)、自由旋线(16)组成,自由旋线(16)呈中心对称安装在旋线安装盘(15)上,旋线材料为吸水纤维,旋线长度小于导液圆筒(17)内径10~20mm,单根旋线直径为4~6mm,旋线数量为80~120根;旋线安装盘(15)通过电机连接轴(7)与电机(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管并联自由旋线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液单元(3)由导液圆筒(17)和积液板(18)组成,导液圆筒(17)安装在积液板(18)上,另一端由固定支架(5)进行固定,导液圆筒(17)直径为470~490mm,圆筒底部呈中心对称开设排液孔口(19),排液孔口(19)高度为100~120mm,排液孔口(19)数量为4~6个;积液板(18)上均布有环形凸起(20)和过流孔口(21),环形凸起(20)高度为140~160mm,环形凸起(20)和过流孔口(21)内径为440~46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管并联自由旋线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旋线单元(4)通过电机连接轴(7)连接电机(8),电机连接轴(7)通过固定支架(5)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管并联自由旋线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8)安装于壳体(9)的外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54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生高质量少尘水泥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监控空气过滤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