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液气比高效喷淋吸收塔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4807.0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9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云;杨秀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云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液气 高效 喷淋 吸收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法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液气比高效喷淋吸收塔。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更加注重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针对各行各业都涉及到的环境问题管理愈发严格。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仍然是当今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目前针对小型烟气除尘、脱硫、脱硝一般采用一体化处理设备,实现对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同时去除。
用于小型烟气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去除采用的装置为喷淋吸收塔,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双碱法吸收方式,但是双碱法采用的喷淋吸收塔,具有液气比高,脱硫效率低等特点,导致了设备的运行效率低,能耗高,特别是对小型微利企业的投入增加了不少运行成本。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工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液气接触面积、增强吸收效果的低液气比高效喷淋吸收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液气比高效喷淋吸收塔,包括塔体、设于塔体底部的进气烟道、设于塔体顶部的排气烟道、设于所述进气烟道与排气烟道之间且沿进气至排气方向依次设置的喷淋装置和除雾器、及位于塔底吸收液上方且设于喷淋装置下方的若干个吸收单元,每一所述吸收单元包括与所述塔体连接的孔板及设于所述孔板且由若干个附着有薄膜层吸收液的泡沫球形成的吸收层。
优选的,所述泡沫球表面具有凹槽或凸块。
优选的,所述孔板包括若干个孔径为5-10cm的通气孔,且所述孔板的开孔率为30-50%。
优选的,所述泡沫球直径比所述通气孔孔径大1-2cm,且泡沫球的数量为通气孔数量的1.5-2倍。
优选的,所述吸单元的数量为2-4个。
优选的,烟气通过所述进气烟道俯冲式进入塔体吸收液内。
优选的,所述进气烟道倾斜设于所述塔体,且所述进气烟道的轴线与所述塔体的轴线夹角为60°-7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低液气比高效喷淋吸收塔,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发明提供的低液气比高效喷淋吸收塔,在塔底吸收液上方、喷淋装置下方设置若干个吸收单元,每一所述吸收单元包括与所述塔体连接的孔板及设于所述孔板且由若干个附着有薄膜层吸收液的泡沫球形成的吸收层。烟气进入塔底,与塔底吸收液直接冲撞,形成第一次液气接触,吸收液在孔板处产生大量泡沫,粉尘附着于泡沫上,实现第一次吸收;烟气从下向上流动,与吸收单元的泡沫球接触,使粉尘附着于泡沫球上;同时,因泡沫球表面附着有薄膜层吸收液,烟气与泡沫球上的薄膜层吸收液接触,形成第二次液气接触,提高了液气接触面积,从而实现在低液气比的条件下提高脱除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效率的目的。
二、本发明提供的低液气比高效喷淋吸收塔,泡沫球的表面具有凹槽或凸块,增加了泡沫球的表面积,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气液接触面积,进而提高烟气净化效果。
三、本发明提供的低液气比高效喷淋吸收塔,孔板通气孔的孔径为5-10cm,且其开孔率为30-50%;泡沫球的直径比通气孔孔径大1-2cm,且泡沫球的数量为通气孔数量的1.5-2倍,在保证泡沫球吸附烟气中粉尘的吸收效果同时,使烟气顺利通过通气孔,提高吸收塔的烟气处理效率。
四、本发明提供的低液气比高效喷淋吸收塔,烟气的进气方式采用俯冲式,可增强烟气进入吸收液的冲击力,从而增加气液接触面积,提高吸收液的吸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低液气比高效喷淋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低液气比高效喷淋吸收塔中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低液气比高效喷淋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低液气比高效喷淋吸收塔100包括塔体11、设于塔体11底部的进气烟道12、设于塔体11顶部的排气烟道13、设于进气烟道与排气烟道之间且沿进气至排气方向依次设置的吸收单元14、喷淋装置15和除雾器16。
塔体11为筒体结构,底部盛装添加有泡沫产生剂的吸收液。进气烟道12与塔体11底部连通,使烟气直接与吸收液接触;为提高烟气在吸收液中的吸收效果,本发明中设计为俯冲式进气方式,即进气烟道12倾斜设置与塔体,优选的,进气烟道12的轴线与塔体11的轴线夹角为60°-75°。烟气进入塔底,与塔底吸收液直接冲撞,形成第一次液气接触,并产生大量泡沫,粉尘附着于泡沫上,实现第一次烟气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云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云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48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臭器循环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三嗪溶液的脱硫吸收塔和脱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