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联网识别智能家居场景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22444.7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5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杨;张军;李锐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G08C17/02;G08C19/00;H04W4/80;H04N7/1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三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5 | 代理人: | 张龙 |
地址: | 45115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互联网 识别 智能家居 场景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识别智能家居场景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机,控制机内设置有一个总控制单元和若干个模块,包括安防模块、家电控制模块、安全预警模块和窗户管理模块,安防模块、家电控制模块、安全预警模块和窗户管理模块的控制中心均为分控制单元,且该分控制单元均通过数据导线电连接总控制单元,家庭内设置有若干个家电,所有的家电和电子门锁内均设置有ARM芯片,所有家电内的ARM芯片均通过信号连接家电控制模块内的分控制单元,电子门锁内的ARM芯片通过信号连接安防模块内的分控制单元;本发明实现远距离遥控逐级控制,能够通过ARM芯片与各个分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方便各个分控制单元控制;方便了人们对家庭的遥控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识别智能家居场景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是在互联网影响之下物联化的体现。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影音服务器、影柜系统、网络家电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
但是,随着智能化家居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多的家庭趋向智能化,而家电的数量的增加也在与日俱增,这就导致一个控制机控制所有的智能家居负载过重,容易使整个智能系统瘫痪。另外,随着智能化家居的发展,门窗也越来越智能化,家庭人员不在家时,若家庭窗户打开,而外界下雨时,容易使雨水浸入家庭,若窗户不打开,则影响家庭内的环境。同时,家庭门锁智能化后,家庭成员能够通过手机遥控门锁打开,不仅防护性强,且无需携带钥匙,能够避免钥匙遗落导致门锁无法开启的情况发生,而且,还能够在家庭遇到紧急情况时,遥控门锁打开而无需人员回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识别智能家居场景的控制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基于互联网识别智能家居场景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机,所述控制机内设置有一个总控制单元和若干个模块,包括安防模块、家电控制模块、安全预警模块和窗户管理模块,所述安防模块、家电控制模块、安全预警模块和窗户管理模块的控制中心均为分控制单元,且该分控制单元均通过数据导线电连接总控制单元,所述安防模块内的分控制单元通过数据导线电连接若干个摄像头,所述安全预警模块内的分控制单元通过数据导线电连接报警器,所述窗户管理模块内的分控制单元通过数据导线电连接气缸,家庭内设置有若干个家电,所有的家电和电子门锁内均设置有ARM芯片,所有家电内的ARM芯片均通过信号连接家电控制模块内的分控制单元,电子门锁内的ARM芯片通过信号连接安防模块内的分控制单元;所述控制机内设置有WIFI模块,所述控制机通过WIFI模块连接由路由器提供的无线局域网,所述家电和电子门锁内的ARM芯片中也均设置有WIFI模块;家庭内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通过数据导线电连接总控制单元,所述总控制单元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个人终端的APP;家庭内设置有若干个摄像头;所述气缸安装在窗户的一侧,且该气缸的伸缩杆的末端通过连接块连接窗户;所述控制机上设置有显示屏和键盘,所述显示屏通过数据导线电连接总控制单元;所述控制机内设置蓝牙模块,所述家电和电子门锁内的ARM芯片中也均设置有蓝牙模块,所述总控制单元通过蓝牙模块连接个人终端的蓝牙,且所述总控制单元和所有家电均通过蓝牙模块相连接;所述控制机的侧面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接口,包括USB接口和宽带接口;所述总控制单元和分控制单元的控制中心均为CP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未经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24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