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门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18779.1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0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许红平;金凌芳;顾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钧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33 | 分类号: | G07C9/33;G07C9/37;G07C9/0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孙华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杭州市新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门禁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门禁系统,包括:云端服务器、安装有系统应用程序的移动终端和门禁终端;所述云端服务器与所述移动终端采用现有无线或有线方式实现数据互通;所述云端服务器与所述门禁终端采用NB‑IOT通讯模块实现数据互通;所述门禁终端包括:控制器、安全锁、电池、信息采集模块、动态感应模块、输入模块、语音播报模块、锁体检测模块和NB‑IOT通讯模块。由于采用云端服务器与NB‑IOT通讯模块实现对门禁终端的控制和状态反馈,使用户能够方便实现对安全锁的远程控制,因此具有成本低、功耗低、架构优的效果,实时更新的通告信息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人性化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门禁系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 NB-IOT通讯技术的智能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是万物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支。NB-IoT构建于蜂窝网络,只消耗大约180KHz的带宽,可直接部署于GSM网络、UMTS网络或LTE网络,是一种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新兴技术。具有覆盖广、连接多、速率低、成本低、功耗低、架构优等特点。NB-IOT使用License频段,可采取带内、保护带或独立载波等三种部署方式,与现有网络共存。
CN206363420U公开了一种低成本的NB-IOT无线智能锁,包括控制器、安全锁、电池和通讯模块,控制器分别与生物识别模块、NFC模块、键盘模块和存储模块电性连接,安全锁包括声光报警器、锁体撬动检测模块和锁体驱动与锁体检测模块,电池与电池容量检测模块电性连接,电池分别与控制器、安全锁和通讯模块电性连接,通讯模块包括NB-IOT模块和BLE模块。
但是在这种结构中,由于采用BLE模块对智能锁进行基础设定,事先需要进行配对,设置过程比较麻烦,而且受NB-IOT通信成本的限制,控制器与云端服务器的连接次数有明确的上限,而单次连接时传送的信息内,用于传送休眠、开锁、闭锁等信号的数据只占用信息总容量的较小部分,造成信息传送资源的浪费。此外,在验证通过时开启门禁不会有任何的提醒信息,功能单一,不够人性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通过智能门禁系统的操作方法,提高门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而实时更新的动态信息,能获得更好的人性化效果。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智能门禁系统,包括:云端服务器、安装有系统应用程序的移动终端和门禁终端;
所述云端服务器与所述移动终端采用现有无线或有线方式实现数据互通;所述云端服务器与所述门禁终端采用NB-IOT通讯模块实现数据互通;
所述门禁终端包括:控制器、安全锁、电池、信息采集模块、动态感应模块、输入模块、语音播报模块、锁体检测模块和NB-IOT通讯模块;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安全锁、电池、信息采集模块、动态感应模块、输入模块、语音播报模块、锁体检测模块和NB-IOT通讯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锁体检测模块与所述电池和所述安全锁电性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安装的系统应用程序为独立的APP的或者网络社交平台内的小程序。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门禁终端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加密存储有预先从云端服务器获取的开锁许可信息和系统的超级密码;所述开锁许可信息由云端服务器实时更新并自动通过NB-IOT通讯模块推送至所述门禁终端;所述系统的超级密码由云端服务器预先设置并固定存储于所述存储模块内,并可以由系统管理员通过云端服务器进行重置。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IC卡或NFC信息采集器、指纹信息采集器、二维码信息采集器和图像信息采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钧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钧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87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及其后备箱的开启控制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指纹识别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