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尿管开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06221.1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3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姜文波;王德正;马勇男;胡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龙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B7/00 | 分类号: | B67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尿管开盖机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采尿管开盖机,包括机壳,机壳的内底部设有输料板,输料板上设有进料输送带和出料输送带,输料板的左侧设有出料装置,输料板的右侧设有排盖机构,输料板的上方设有夹持底板,夹持底板上设有一对对称的夹管件,夹管件纵向滑动连接在夹持底板上,夹持底板上设有驱动夹管件纵向滑动的夹持驱动机构;夹持底板的后侧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上端设有脱盖底板,脱盖底板的下方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脱盖座,两个脱盖座之间设有驱动脱盖座纵向移动的移动机构,脱盖座上均设有一排脱盖棒,脱盖棒位于夹管件的上方,脱盖底板的上方设有驱动脱盖棒转动的脱盖电机。本发明结构紧凑,体积小,工作快速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尿管开盖机。
背景技术
现有医疗行业,经常需要进行尿检、血样等检测,这些样品通常被存放在试管内,当需要检测时,首先要将试管进行脱盖处理,人工脱盖的速度慢,特别是当大量检测时,试管数量多,给检验操作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工作强度的同时,人工操作也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同时不适的气味、开盖后排序的错位、意外的污染都对尿管脱盖作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现在会采用试管开盖机自动将试管进行开盖处理。现有的试管开盖机的体积较大,所需的驱动机构多,维修不便,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高,工作效率不高,不利于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体积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采尿管开盖机,结构紧凑,体积小,工作快速可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尿管开盖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底部设有输料板,所述输料板上设有进料输送带和出料输送带,所述输料板的左侧设有出料装置,所述输料板的右侧设有排盖机构,所述输料板的上方设有夹持底板,所述夹持底板上设有一对对称的夹管件,所述夹管件纵向滑动连接在夹持底板上,所述夹持底板上设有驱动夹管件纵向滑动的夹持驱动机构;所述夹持底板的后侧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上端设有脱盖底板,所述脱盖底板的下方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脱盖座,两个脱盖座之间设有驱动脱盖座纵向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脱盖座上均设有一排脱盖棒,所述脱盖棒位于夹管件的上方,所述脱盖底板的上方设有驱动脱盖棒转动的脱盖电机。
工作时,将试管组放入到进料输送带上,利用进料输送带将试管组传送到夹持底板的下方,使得待脱盖的一排试管位于两个夹管件之间,利用升降装置同时将夹持底板和脱盖底板向下移动,直至夹管件位于试管处,脱盖棒位于试管盖处,然后利用夹持驱动机构驱动夹管件相互靠近夹紧试管,利用移动机构带动脱盖棒相互靠近夹紧试管盖,接着启动脱盖电机,利用脱盖电机带动两个脱盖座上脱盖棒同时同向转动,将试管盖拧松,拧松后,再利用升降装置将夹持底板和脱盖底板同时向上移动,将试管盖与试管分离,再将试管盖通过排盖机构排出,全部处理完成后,将试管组通过出料装置移出开盖机,则完成整个试管组的开盖过程,整个开盖机体积小,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降低人工劳动量,提高处理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输料板的前侧设有第一横移装置,所述第一横移装置上设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横移装置推动第一推杆横向移动,所述输料板的后侧设有第二横移装置,所述第二横移装置上设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横移装置推动第二推杆横向移动。设置的第一横移装置通过第一推杆将放置在左前端的试管组推动到右前端的进料输送带上,然后利用进料输送带输送到脱盖区进行脱盖处理,增加处理的试管组数量,提高工作效率,设置的第二横移装置利用第二推杆将位于右后端进料输送带上的试管组推动到左后端的出料输送带上,从而完成试管组的进料出料过程。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装置上设有出料拨杆,所述出料装置带动出料拨杆横向移动,所述机壳上设有与出料拨杆相对应的出料口。设置的出料装置利用出料拨杆将试管组一排排从出料口推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龙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龙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62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