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旋转类作动器故障保护装置的解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3815.3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66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蔡华;杨朝旭;陈银超;黄宇翔;曾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F5/40 | 分类号: | B64F5/4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中兴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旋转 类作动器 故障 保护装置 解锁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舵面控制技术,涉及一种针对旋转类作动器故障保护装置的解锁方法。本发明实现旋转类作动器维护功能:在维护设备中,设计针对旋转类作动器故障保护装置解锁的维护模式或维护指令;同时,避免出现该维护功能与其他维护功能相互影响。使用本发明的解锁方法,能够大大提高对飞行器舵面的维护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舵面控制技术,涉及一种针对旋转类作动器故障保护装置的解锁方法。
背景技术
旋转类作动器的特点是在较小的安装空间内,可以实现操纵面0~360°旋转。但在实际应用中,操纵面的偏转范围必须受限,以保护机体结构的安全。所以,旋转类作动器上一般配有故障保护装置,它是用于限制机械行程、以及保护操纵面避免遭受扭曲变形等危害。
如果由于故障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故障保护装置接通,那么在故障排除后,如果该电气信号一直存在,前缘襟翼仍然不能正常偏转,所以必需对故障保护装置进行解锁操作。在传统的前缘襟翼解锁过程中,是通过维护人员手动扳动前缘襟翼传动轴,或者通过维护设备逐条写入冗长的控制命令,以达到解锁故障保护装置的目的。此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对维护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所以,维护现场需要快速的解锁方式,以提高维护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典型的旋转类作动器(例如前缘襟翼驱动装置)为研究对象,实现一种快速、有效的故障保护装置的解锁方法,既降低了维护难度,又提高了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对旋转类作动器故障保护装置的解锁方法,其解锁方法包括:
a)实现旋转类作动器维护功能
1)在维护设备中,设计针对旋转类作动器故障保护装置解锁的维护模式或维护指令;同时,避免出现该维护功能与其他维护功能相互影响;
2)在旋转类作动器控制部件中,需使用上述维护模式或维护指令,以及对应的安全连锁条件来使能旋转类作动器故障保护装置的解锁功能;
b)旋转类作动器故障保护装置的解锁步骤
1)在使能旋转类作动器故障保护装置的解锁功能后,禁止对故障保护装置状态进行监控的监控器运行;退出解锁功能后,被禁止的监控器应当重新使能;
2)复位旋转类作动器,使得旋转类作动器驱动装置控制回路正常工作;
3)获得当前需解锁的旋转类作动器偏转位置信号,并缓存,假定该值为X;
4)为需解锁的旋转类作动器输出X+m的位置指令,T时间后,为需解锁的旋转类作动器输出X-m的位置指令;m的取值为故障保护装置能够脱离锁定状态的最小偏度;T的取值为m/旋转类作动器最小偏转速率;
5)退出解锁功能,重新复位旋转类作动器控制回路,确认旋转类作动器正常偏转。
在进行旋转类作动器故障保护装置的解锁过程中,需要设计一列安全保护措施,以免出现意外损害:
1.使用软件、硬件的连锁条件,当安全连锁条件不满足时,应立即退出解锁功能;
2.在解锁过程中,需对旋转类作动器的位置指令进行限制,即不能超过允许的旋转类作动器指令范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使用本发明的解锁方法,能够大大提高维护效率。以两型飞机上的前缘襟翼解锁操作为例,进行对比:在外部条件皆准备到位的情况下:对A型飞机的前缘襟翼解锁,需一名能够熟练操作维护的设备的人员,先对锁定的位置进行判断,然后计算解锁需要的位置指令,最后键入超过10条命令才能解锁成功,时间在5分钟左右;对B型飞机的前缘襟翼解锁,仅需一名维护人员,在维护设备上点击两次按钮即可,时间不超过20s。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38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