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部分可吸收运动医学骨科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1917.1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2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璐;张倩;王富军;林婧;李彦;栾家妍;谢晓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17/12 | 分类号: | A61L17/12;A61L17/10;A61L1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王文颖 |
地址: | 20005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部分 吸收 运动 医学 骨科 缝合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部分可吸收运动医学骨科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用纺织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由运动引起的肌腱、韧带、关节囊等关节软组织撕脱损伤量逐年增加。一旦发生损伤,势必会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再加上关节软组织再生能力较差,修复往往需要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手术修复。缝合线是手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其在关节软组织修复期间起力学支撑作用,对修复效果有重要影响。
由于关节软组织涉及关节运动,对缝合线力学性能要求较一般组织修复高很多。第一代骨科缝合线为聚酯PET缝合线,以强生公司的Ethibond缝合线为代表。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出现了新一代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基高强骨科缝合线。新一代缝合线虽然力学强度更高,降低了修复过程中缝合线断裂发生率。但是,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表面光滑,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滑结,需要打更多的结以保证结点的安全性,这势必会导致手术结过大,从而为细菌藏匿提供了良好的居所,带来感染的风险,此外,从长期使用效果来看,非可吸收材料在体内长期以异物存在,随时可能引起炎症反应及疼痛感。可吸收缝合线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结点安全性及长期异物存在引起的不良反应等问题,但是由于其降解吸收,往往在较短时间内便失去力学支撑作用,难以满足关节软组织修复期间的力学强力要求,因此若能结合非可吸收材料的优良力学性能以及可吸收材料良好的降解性能及生物学性能,有望得到一种既能满足修复期间的力学要求,提高打结安全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异物反应的骨科缝合线。
现有关于缝合线的专利有:①Smith&Nephew公司开发Ultrabraid缝合线,Arthrex公司开发的Fiberwire缝合线,凯利泰公司开发的S-Weave缝合线,这些缝合线均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满足关节软组织修复的力学要求,但由于是非可吸收缝合线,异物反应引起的炎症反应仍然较大,且手术过程中需打五到六个结以保证结点安全,结点较大;②Depuy公司开发的Orthocord缝合线及授权号为US20050149118A1、US008940018B2的专利中报道的缝合线为高强部分可吸收缝合线,部分可吸收的壳层由在编织机不同锭子上分别布置可吸收纤维或非可吸收纤维编织而成,这些缝合线虽然可实现部分吸收,在修复早期提供良好的力学支撑,也能提高结点安全性,但可吸收成分降解后结构破坏较为严重(如由16股纱线编织而成的缝合线,可吸收成分降解后变为8股,结构较原缝合线容易变得十分松散不匀,缝合线支撑作用将大幅度降低)。因此,进一步设计优化高强部分可吸收骨科缝合线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部分可吸收运动医学骨科缝合线,该缝合线既能在撕脱关节软组织修复期间提供良好的力学支撑,降低结点大小,又能在机体愈合过程中部分降解,利于细胞长入与迁移,促进组织愈合,减少异物反应。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部分可吸收运动医学骨科缝合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壳层编织纱,其由可吸收纤维与非可吸收纤维合股而成。
优选地,所述可吸收纤维为聚乳酸、聚乙交酯、聚乙交酯丙交酯、聚己内酯或聚对二氧环己酮等纤维中的任意一种,线密度为35~110dtex;非可吸收纤维为聚酯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线密度为35~110dtex。
更优选地,所述可吸收纤维为降解周期和力学性能综合更加优异的聚乙交酯丙交酯、聚己内酯或聚对二氧环己酮纤维中的任意一种;非可吸收纤维为力学性能和耐磨性更加优良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优选地,所述缝合线的规格为3-0号线~5号线,线径为0.200~0.799mm,线性拉伸强力为50~300N,单结拉伸强力为30~200N,体外加速降解4周的强力保留率为85~95%。
优选地,所述壳层编织纱为规则编织结构,壳层编织纱内设有芯纱。
更优选地,所述芯纱为单根纤维、加捻纱或编织线,芯纱材料为可吸收纤维或非可吸收纤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部分可吸收运动医学骨科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所需制备缝合线的规格选择可吸收与非可吸收纤维材料;
步骤2):将所选的可吸收纤维与非可吸收纤维经并纱机合股成一根纱线作为壳层编织纱;
步骤3):选择合适的编织机,将壳层编织纱倒到编织机锭子上,将可选的芯纱从编织机中心穿过,制得缝合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19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