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水检测用雨水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0746.0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6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郑贝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智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刘备 |
地址: | 3177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检测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检测用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底部通过若干个支架进行支撑,在支撑板上放置有收集水池,收集水池与支撑板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不少于六个,收集水池上标有刻度线,收集水池的两侧安装有配装块放置盒,配重块与配重块放置盒配合设置,所述收集水池一侧的底部安装有检测取水龙头,检测取水龙头上安装有检测取水龙头控制阀;所述收集水池的底部通过安装螺钉安装有安装连接板,安装连接板与传动杆的一端连接,传动杆的另一端位于支撑板下方的自动收集控制箱内部。本发明结构设计巧妙,能够在雨水落到地面之前对雨水进行收集,避免地面环境对雨水造成影响,保证了雨水检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雨水检测用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都离不开水,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优劣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要求不断提高,饮用水水质标准也相应地不断发展和完善。由于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经济条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水资源及其水质现状等多种因素有关,不仅各国之间,而且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都存在着差异。
雨是一种自然降水现象,是由大气循环扰动产生的,是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几乎所有的远离河流的陆生植物补给淡水的惟一方法。雨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雨水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资源,植物也要靠雨露的滋润而茁壮成长。但暴雨造成的洪水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雨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也越来越高,对雨水的检测能够确定雨水中的成分,对了解环境情况具有重要意义,现如今人们进行雨水检测时取水的方式不够科学,这不仅会影响雨水检测的效率还会对准确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检测用雨水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雨水检测用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底部通过若干个支架进行支撑,在支撑板上放置有收集水池,收集水池与支撑板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不少于六个,收集水池上标有刻度线,收集水池的两侧安装有配重块放置盒,配重块与配重块放置盒配合设置,所述收集水池一侧的底部安装有检测取水龙头,检测取水龙头上安装有检测取水龙头控制阀;所述收集水池的底部通过安装螺钉安装有安装连接板,安装连接板与传动杆的一端连接,传动杆的另一端位于支撑板下方的自动收集控制箱内部,自动收集控制箱分别连接雨水进水管、收集水管、排水管,收集水管与排水管不能够同时全部打开或同时全部关闭;所述自动收集控制箱包括上部腔和下部腔,上部腔与下部腔之间通过分隔板隔开,上部腔的一侧与雨水进水管的末端连接,上部腔的另一侧与收集水管连接,所述分隔板上开有下水口,下部腔的底部一侧与排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杆的末端设有能够对下水口进行密封的二号密封块,所述收集水管位于上部腔内部的一端端口处呈倾斜状,上部腔的内部设有与倾斜状端口相适配的一号密封块,所述一号密封块通过横向支撑杆安装在传动杆的一侧,所述收集水管的末端安装有收集水出水龙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雨水进水管的始端连接到接雨盘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接雨盘的底部高于收集水出水龙头的高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集水管通过收集管支撑架进行支撑。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的数量不少于四个。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号密封块的外部一周安装二号密封垫,二号密封垫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智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台州智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07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