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糖氧化无色杆菌X10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6064.2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8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舒;刘玉廷;郭小泽;陈彦良;唐艳强;肖海红;李思明;许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12R1/025;C02F101/16;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3302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无色 杆菌 x10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木糖氧化无色杆菌X10及其应用,降解亚硝酸盐的木糖氧化无色杆菌X10,保藏名为: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 X10,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17年9月22日,保藏号:CCTCC M2017535;所述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木糖氧化无色杆菌X10在降低养殖水体中的亚硝酸盐氮含量的应用。本发明的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培养方便,生长速度快;pH和温度耐受范围广;培养发酵后的活菌菌株数目高;该菌可有效去除养殖水体中的亚硝酸盐氮,显著改善水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木糖氧化无色杆菌X10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规模越来越大,养殖品种、模式多种多样。集约化养殖模式下,鱼被投喂了过量食物,沉积在底部,加之饲料利用率低,养殖品自身的排泄物影响,往往使养殖水体中亚硝态氮含量严重超标。NO2-在动物体内和血红素结合成高铁血红素,高铁血红蛋白不能运载氧,造成鱼类缺氧死亡。同时,水体中亚硝态氮含量与爆发性鱼病有密切关系。通常情况下,养殖水体中的亚硝酸盐氮应控制在0.2mg/L以下,在0.5mg/L时会引起死亡。因此水产养殖水体亚硝态氮的生物消除成为水产健康养殖中能一个突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养殖中的降解亚硝酸盐产品都是吸附型和离子交换剂类型的产品(如聚合氯化铝、明矾、硫代硫酸钠、聚丙稀酰铵等产品),这些物质含可以将水体中的亚硝酸盐浓缩聚集于吸附剂内并沉降于池底,其结果是水中层和表层亚硝酸盐浓度降低,但底层的亚硝酸盐却明显升高,其危害反而更严重:一是危害底栖生物生存,二是遇变天时,容易发生“返底”,引发大规模死亡。以微生物降解为基础的生物修复技术是消除环境中亚硝酸盐的有效办法,有关亚硝酸盐降解菌株的研究与应用较多,亚硝酸盐降解菌主要有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 sp.)、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 sp.)和硝化球菌属(Nitrococcus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 sp.)等等。在中国、欧美、日本以及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的水产养殖业中,微生态制剂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生产实践中的微生态制剂活菌浓度常常不能保持稳定,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水体的温度、pH、溶解氧等的影响。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目前所用微生态制剂存在有益菌株种类偏少、有效活菌数低、耐受性不强等缺陷,不能满足实践中的需要,制约了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水质净化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糖氧化无色杆菌X10及其应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其保藏名为: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 X10,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17年9月22日,保藏号:CCTCC M201753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木糖氧化无色杆菌的用途:用于净化养殖废水。
本发明的菌株(A.xylosoxidans)X10在亚硝酸盐筛选液体培养基中呈均匀混浊,在亚硝酸盐筛选琼脂培养基平板上菌落直径为2.5-3.0mm,圆形,米黄色,表面光滑不透明,有光泽,中间略突起,边缘整齐,无晕环,质地较软。在硝化液体培养基中呈均匀混浊,稳定期菌株浓度可高达9×108cfu/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60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