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次电纺柔性超薄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6057.2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4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杨震宇;陈德良;李超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25;H01M4/04;H01M4/13;H01M4/1393;H01M4/1397;H01M10/0565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 柔性 超薄 锂离子电池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电纺柔性超薄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按配比称取石墨烯、碳纳米管及溶剂,超声分散制成石墨烯/碳纳米管胶体溶液;利用高压静电喷雾装置在集流体上喷涂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膜负极;按比例制备固体电解质材料,利用高压静电纺丝装置直接在形成的负极上电纺固体电解质薄膜;最后采用制备的正极材料纺丝液在形成的电解质薄膜上电纺一层正极;最后附上一层集流体;即得到锂离子电池。优点是:电纺的负极是一维碳管二维石墨烯复合的三维结构,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电纺的固体电解质与正负极接触性能良好,可以通过调控厚薄改善电解质膜的离子电导率;而且正负极薄膜厚度从10微米起可调,从而制备不同容量的电池(0.25Wh‑5Wh)。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电纺柔性超薄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提高,便携式及可穿戴电子产品与器件备受关注,包括可卷曲显示器,电子纸,柔性电池等。因此,柔性轻薄的锂离子电池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
目前市场上的锂离子电池大都采用分离的部件如集流体、工作电极、电解质和隔膜,柔性较差,且重量、体积较大。在发生折叠或弯曲等形变时,锂离子电池各部件的相对移动会极大地损坏器件结构,导致超级电容器性能变差,循环稳定性降低。因此,减轻减薄锂离子电池及寻找一种集成化且低成本柔性超薄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对研究与开发新型储能装置及器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电纺柔性超薄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一次电纺柔性超薄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按配比称取石墨烯、碳纳米管及溶剂,超声分散制成石墨烯/碳纳米管胶体溶液;
(2)利用高压静电喷雾装置在集流体上静电喷涂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膜负极;
(3)按比例制备固体电解质材料,利用高压静电纺丝装置直接在形成的负极上电纺固体电解质薄膜;
(4)采用制备的正极材料纺丝液在形成的电解质薄膜上电纺一层正极;最后附上一层金属箔集流体;即得到本发明一次电纺柔性超薄锂离子电池。
步骤(1)中,石墨烯溶液的浓度5mg/ml;碳纳米管溶液浓度是0.5mg/ml,溶剂是水、乙醇、乙二醇、NMP或二元混合溶液,石墨烯溶液和碳纳米管溶液二者体积比是1:1或2:1。
步骤(2)中,静电喷涂电压12KV,恒温温度50摄氏度;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膜负极膜厚度10-100微米。
步骤(3)中,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组成是:10wt%PEO+(0.5mol/L)LiClO
步骤(3)中,静电纺丝电压15-20KV,恒温温度50摄氏度;纺丝膜厚度10-100微米。
步骤(4)中,正极材料浆料的组成是:80%磷酸铁锂+10%导电剂+10%PVDF浆料或80%三元材料+10%导电剂+10%PVDF;溶剂是NMP。
步骤(4)中,静电喷涂电压15-20KV,恒温温度50摄氏度;纺丝膜厚度10-100微米。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60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