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软地层的常规取心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5730.0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6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闫园园;闫伟;刘宝生;杨保健;陈立伟;陈杰;张宝林;刘文博;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5/10 | 分类号: | E21B25/10;E21B2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吴学颖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层 常规 工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地层的常规取心工具,外层管串包括花键套、上扶正器、外筒、下扶正器、限位套、短节和钻头;内层管串包括上接头、锁定套、轴承套和轴承挡套,锁定套内设释放套、弹簧、弹簧座和下弹性挡圈,释放套设置上弹性挡圈和球座;轴承套内设轴承座,轴承座连接悬挂套,轴承座和轴承套间设置轴承;悬挂套内设小球座,外连内筒、内筒延伸筒、支撑筒,支撑筒设置常规岩心爪;内筒延伸筒连接连接套,连接套连接中间筒、爪座、岩心爪卡箍,中间筒和支撑筒间设置固定套和哈壳式岩心爪。本发明能够提高在松软地层取心质量,有效提高岩心收获率,保持岩心不散失,减少重复作业,降低作业成本,适用于海洋或陆地松软地层保形取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天然气钻井岩心钻取装备制造技术领域,涉及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中的取心工具,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软地层的常规取心工具。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油田开发中,国内外针对完整及硬岩地层的钻探取芯技术已较为成熟。但对于软泥地层,包括流塑、半流塑,软塑、硬塑的泥层、淤泥层及疏松流沙层岩心钻探的取心技术尚不成熟。常规取心工具在胶结良好的地层中取心,平均岩心收获率在90%以上,在松散地层、破碎地层、砾石层中取心,不仅岩心收获率不高,而且由于受到钻井液冲蚀,岩心结构破坏严重,岩心组分散矢量大。特殊取心工具用于这些地层取心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上述问题,而且取心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软地层的常规取心工具,能够提高在松软地层取心质量,有效提高岩心收获率,保持岩心不散失,减少重复作业,降低作业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软地层的常规取心工具,包括外层管串和内层管串,所述外层管串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花键套、上扶正器、外筒、下扶正器、限位套、短节和钻头;
所述内层管串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接头、锁定套、轴承套和轴承挡套,所述锁定套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释放套、弹簧、弹簧座和下弹性挡圈,所述释放套上端内部设置有上弹性挡圈和球座,所述锁定套侧壁沿周向设置有锁定球,通过锁定球实现花键套和释放套的连接;所述轴承套内部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下端连接有与轴承挡套面接触的悬挂套,所述轴承座和轴承套之间设置有带轴承钢珠的轴承,且轴承位于轴承挡套和悬挂套的上端面;所述悬挂套下端内部设置有小球座,下端外部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有内筒、内筒延伸筒、支撑筒,所述支撑筒下端外部设置有常规岩心爪;所述内筒延伸筒外部通过卡箍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下端依次连接有中间筒、爪座、插接于钻头内部的岩心爪卡箍,所述中间筒和支撑筒之间设置有固定套和哈壳式岩心爪,所述固定套和中间筒通过限位螺钉进行定位,所述哈壳式岩心爪设置于固定套和和爪座之间,所述哈壳式岩心爪和和爪座通过转轴销连接。
所述上接头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内螺纹,中部设置有台阶,台阶面上部沿圆周设置有O圈槽和径向阶梯孔,O圈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每个阶梯孔内均设置有橡胶堵,每个橡胶堵均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上接头台阶面下部沿圆周设置有轴向花键槽,与花键套内部的花键进行配合。
所述释放套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台阶,上端内表面设置有锥面和挡圈槽。
所述锁定套下部外表面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锁定套下部设置有用于定位轴承套的防转销,所述轴承套上端设置有外螺纹,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与防转销配合的轴向沟槽,所述轴承套下端设置有内螺纹,下部沿圆周设置有径向圆孔,所述轴承套内外表面均设置有台阶面。
所述轴承座外部设置有用于轴向定位轴承的台阶面,上端沿圆周设置有径向圆孔,下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轴承挡套上部设置有外螺纹,下部设置有径向通孔。
所述悬挂套上部设置有内螺纹,中部沿圆周设置有斜孔,下部设置有内螺纹和外螺纹。
所述小球座设置有轴向通孔,下部沿圆周设置有径向圆孔,上部内表面设置有锥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5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