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热与燃煤互补发电系统及高效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5693.3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0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子豪;陈堃;郭华军;李社锋;王文坦;向浩;徐秀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G6/06 | 分类号: | F03G6/06;F01K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贾颜维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热 燃煤 互补 发电 系统 高效 | ||
1.一种光热与燃煤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镜场、蒸汽发生器和膨胀罐首尾连接而成的油汽循环系统,以及由首尾连接的所述镜场和油盐换热器,与所述油盐换热器连接的热盐罐组成的油盐循环系统,所述蒸汽发生器还与燃煤锅炉、高压缸、汽轮机顺次连接,所述膨胀罐内的导热油进入所述镜场加热,部分导热油进入所述蒸汽发生器中加热水产生蒸汽,部分导热油进入所述油盐换热器加热所述热盐罐中的熔盐,导热油再回到膨胀罐进行循环,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进入所述燃煤锅炉继续加热,产生的高温蒸汽进入所述高压缸推动汽轮机发电,
所述光热与燃煤互补发电系统还包括与所述高压缸顺次连接的第一油汽换热器、空冷器,所述空冷器分别与所述蒸汽发生器和所述燃煤锅炉连接,所述第一油汽换热器与所述膨胀罐首尾连接,所述高压缸排出的蒸汽经过所述第一油汽换热器后,进入所述空冷器中冷凝成凝结水,部分凝结水进入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部分凝结水进入所述燃煤锅炉直接产生高温蒸汽,所述膨胀罐中的导热油可进入第一油汽换热器被加热;
所述高压缸与所述汽轮机之间设置有锅炉再热器、中低压缸,所述高压缸的排气进入所述锅炉再热器中继续加热,产生高温蒸汽进入所述中低压缸推动所述汽轮机发电;
所述光热与燃煤互补发电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中低压缸顺次连接的所述第一油汽换热器、所述空冷器,所述中低压缸排出的蒸汽经过所述第一油汽换热器后,进入所述空冷器中冷凝成凝结水,部分凝结水进入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部分凝结水进入所述燃煤锅炉直接产生高温蒸汽,所述膨胀罐中的导热油可进入第一油汽换热器被加热;
所述光热与燃煤互补发电系统还包括第二油汽换热器,所述第二油汽换热器与所述高压缸连接,所述第二油汽换热器与所述膨胀罐首尾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与燃煤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器和所述蒸汽发生器、所述燃煤锅炉之间顺次设置有低压回热系统和高压回热系统,所述空冷器中的凝结水送入所述低压回热系统中加热,然后送入所述高压回热系统进一步加热,再分别送入所述蒸汽发生器和所述燃煤锅炉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热与燃煤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与燃煤互补发电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空冷器和所述低压回热系统之间的凝结水泵,以及设置于所述低压回热系统和所述高压回热系统之间的给水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热与燃煤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与燃煤互补发电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低压回热系统和所述高压回热系统之间的除氧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与燃煤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罐与所述第一油汽换热器、所述第二油汽换热器之间设置有循环油泵。
6.一种高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热与燃煤互补发电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569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能源汽车行车动能转化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温相变蓄能热量储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