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钕铁硼磁体的电镀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5358.3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4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丛建华;胡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恒通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7/00 | 分类号: | C25D7/00;C25D5/34;C25D3/16 |
代理公司: | 安徽力澜律师事务所 34127 | 代理人: | 王际复 |
地址: | 239236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汊***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钕铁硼 磁体 电镀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钕铁硼磁体的电镀工艺,由以下步骤组成:(1)烘烤:将钕铁硼磁体置于烘箱中烘烤;(2)打磨:用粗砂纸除去钕铁硼磁体表面的覆盖物,再用金相砂纸打磨表面至光滑;(3)清洗:通过酒精将钕铁硼磁体表面擦洗干净;(4)封孔:将钕铁硼磁体置于硬脂酸锌溶液中浸渍;(5)除油:通过超声波化学除油;(6)出光:将除油后的钕铁硼磁体材料进行出光处理;(7)浸镀:将出光后的磁体材料置于浸镀液中进行浸镀处理;(8)镀光亮镍:在浸镀层表面镀光亮镍,锌镍层厚度5~6μm。(9)干燥:通过压缩空气对磁体材料进行吹干。本发明大大提高磁体材料的抗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钕铁硼磁体的电镀工艺,应用于电镀合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钕铁硼永磁材料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第三代新型功能材料,已在微波通讯、音像、仪器仪表、电机工程、磁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钕铁硼中钕含量较高,材料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所以材料在潮湿的环境中极易氧化,与酸发生强烈的反应,同时钕铁硼永磁材料是通过粉末冶金烧结成型的产品,结构疏松,孔隙率高,表面状况较差,脆性大,因此需要在钕铁硼永磁材料表面进行电镀处理,以提高其抗蚀性,目前市场上,主要采用电镀锌、双层镍、三层镍以及其他一些合金镀,但上述镀层方式并不能很好的满足现实工业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钕铁硼磁体的电镀工艺,能够提高钕铁硼表面的抗蚀性。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钕铁硼磁体的电镀工艺,由以下步骤组成:
(1)烘烤:将钕铁硼磁体置于180~200℃的烘箱中烘烤0.5~1h;
(2)打磨:用粗砂纸除去钕铁硼磁体表面的覆盖物,再用金相砂纸打磨表面至光滑;
(3)清洗:通过酒精将钕铁硼磁体表面擦洗干净;
(4) 封孔:将钕铁硼磁体置于硬脂酸锌溶液中,在150~175℃环境中浸渍15~20min;
(5)除油:通过超声波化学除油,将封孔后的钕铁硼磁体置于除油溶液中,除油溶液为十二水磷酸三钠60~70g/L、碳酸钠45~55 g/L、氢氧化钠4~6 g/L、OP-10乳化剂0.5 g/L、柠檬酸30~40 g/L,在60~70℃温度条件下除油干净;
(6)出光:将除油后的钕铁硼磁体材料置于10~20%硝酸溶液进行出光处理;
(7)浸镀:将出光后的磁体材料置于浸镀液中进行浸镀处理,浸镀液为硫酸锌25~30 g/L、三水焦磷酸钾100~110 g/L、碳酸钠6~8 g/L、氟化钠4~6 g/L,在80℃温度条件下浸镀处理30s;
(8)镀光亮镍:在浸镀层表面镀光亮镍,电镀液为七水硫酸镍200~300 g/L、六水氯化镍40~60 g/L、硼酸30~40 g/L、丁炔二醇0.3~0.5 g/L、十二烷基硫酸钠0.05~0.1 g/L,在温度45~55℃、电流密度2~4A/dm2条件下电镀,锌镍层厚度5~6μm。
(9)干燥:通过压缩空气对磁体材料进行吹干,检验得成品。
采用本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磁体材料通过粉末冶金方法成型,结构蓬松,其空隙中吸附的油脂可通过烘烤除去,同时通过超声波二次除油,能够减少油脂对电镀的影响,浸镀处理可使磁体的稳定电机向正移动,降低钕的氧化能力,获得完整均匀的浸镀层,可提高对电镀层的结合力,最后电镀光亮镍,可大大提高磁体材料的抗蚀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钕铁硼磁体的电镀工艺,由以下步骤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恒通磁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滁州恒通磁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53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频变压器自动包胶机构
- 下一篇:一种珍珠活力成分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