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包覆纱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4452.7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5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健围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伟伊化纤有限公司;漳州伟浩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32;D06P1/34;D06P1/673;D06P3/60;D06P1/52 |
代理公司: | 厦门致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4 | 代理人: | 刘兆庆;陆庆红 |
地址: | 3632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棉纤维 亚麻纤维纱线 纱线 复合包覆纱 氨纶丝 外包纱 芯纱 制备 缠绕 生物降解性 方向相反 健康环保 染色均匀 纱线缠绕 印染过程 植物染料 相容性 染色 染液 炭黑 无毒 环保 | ||
本发明提供了复合包覆纱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包覆纱包括芯纱和外包纱,所述芯纱为氨纶丝,外包纱包括木棉纤维纱线和亚麻纤维纱线,所述木棉纤维纱线缠绕于所述氨纶丝表面,所述亚麻纤维纱线缠绕于所述木棉纤维纱线外,所述亚麻纤维纱线和木棉纤维纱线的缠绕方向相反;所述木棉纤维纱线和亚麻纤维纱线采用环保染液染成黑色。本发明外包丝采用木棉纤维纱线和亚麻纤维纱线,染色采用植物染料与炭黑结合的方式,有很好的相容性,无毒无污染,健康环保,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印染过程的工艺简单,染色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复合包覆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包覆纱是一种新型结构的纱线,它是以长丝或短纤维为纱芯,外包另一种长丝或短纤维纱条。包覆纱广泛应用于高档内衣、丝袜、牛仔裤、高档西服面料、等产品的生产。
包覆纱的染色需要通过染料进行,黑色染料在纺织印染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期的黑色染料主要是由联苯胺衍生的偶氮染料,具有乌黑度好、上染率和固色率高的优点,但在生产与使用中会释放出致癌中间体联苯胺。目前已成功合成出大量的新品种黑色染料,且提高黑色染料使用性能的染料复配技术也获得一定突破,但这些都属于合成染料,合成染料具有一定的有害物质,会影响健康,且合成染料的印染工艺复杂,印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造成工业污染和工业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复合包覆纱,其环保健康,本发明还提供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复合包覆纱,包括芯纱和外包纱,所述芯纱为氨纶丝,外包纱包括木棉纤维纱线和亚麻纤维纱线,所述木棉纤维纱线缠绕于所述氨纶丝表面,所述亚麻纤维纱线缠绕于所述木棉纤维纱线外,所述亚麻纤维纱线和木棉纤维纱线的缠绕方向相反;所述木棉纤维纱线和亚麻纤维纱线采用环保染液染成黑色。
所述环保染液染的制备方法为:将10-12重量份的商陆、5-8重量份的冬青叶、6-9重量份的鼠尾叶、10-15重量份的狼把草混合,加入到95-100重量份的含纤维素酶5-6wt%的处理液中,采用超声波萃取,温度65-75℃,时间55-70min,离心分离,提取上层澄清液;
取炭黑10-15重量份、分散剂3-5重量份、去离子水60-80重量份混合均匀,在超声波粉碎仪中粉碎,得到炭黑染液;
将上层澄清液与炭黑染液混合,添加4-6重量份的媒染剂及3-5重量份的粘合剂,得到环保染液。
优选地,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酸。
优选地,所述媒染剂为硫酸亚铁。
优选地,所述包覆纱的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氨纶丝45-50%、木棉纤维纱线20-30%,亚麻纤维纱线20-30%。
上述复合包覆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木棉纤维纱线和亚麻纤维纱线分别放入浴比为1:25-1:30的混合液中,混合液温度为70-80℃,保温染色1.2-1.5h,再将木棉纤维纱线和亚麻纤维纱线取出,放入温度105-110℃的蒸汽室内,时间10-15min,水洗后在95-98℃条件下皂煮8-12min,最后在55-60℃条件下烘干,即得黑色的木棉纤维纱线和亚麻纤维纱线;
(2)以氨纶丝为芯纱,以木棉纤维纱线为第一外包纱右包覆,亚麻纤维纱线为第二外包纱左包覆,利用双包空心锭包覆纺纱机进行纺织加工,制成包覆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
本发明外包丝采用木棉纤维纱线和亚麻纤维纱线,染色采用植物染料与炭黑结合的方式,有很好的相容性,无毒无污染,健康环保,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印染过程的工艺简单,染色均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伟伊化纤有限公司;漳州伟浩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漳州伟伊化纤有限公司;漳州伟浩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44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物化纤与化纤混合纱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棉麻混纺天然麻灰面料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