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头孢克肟及其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3932.1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0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赵亚翡;张雪;姚云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济美堂医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孢克肟 高效液相分离 方式检测 紫外检测 重现性 检测 质量控制 串联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高效液相分离与紫外检测串联的方式检测头孢克肟及其有关物质的新方法,该方法稳定性好、重现性好、操作简单,可准确的检测出极性较小的杂质,有利于药品的质量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分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药物头孢克肟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目前各国药典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均采用等度洗脱,极性较小的杂质难以洗脱出来,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摸索出一套适合头孢克肟有关物质检测的分析方法,并进行了系统的方法学验证。
背景技术
头孢克肟是一种口服的第三代头孢菌素抗生素,其结构式如下:
为有效控制产品质量,需严格控制其杂质含量。目前,各国药典均有收载头孢克肟的质量标准,有关物质检测色谱条件及杂质限度规定如下所述:
1、中国药典质量标准收载的有关物质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取10%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25ml,加水1000ml,摇匀,用1.5mol/L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7.0)-乙腈(72:2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40℃。
2、日本、美国药典质量标准收载的有关物质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125mm*4mm,4μm);以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取0.4mol/L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25ml,加水1000ml,摇匀,用10%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6.5)-乙腈(300:10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40℃,调节流速使主成分保留时间为10min。
3、欧洲、英国药典质量标准收载的有关物质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125mm*4mm,5μm);以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取8.2g四丁基氢氧化铵,加水800ml使溶解,摇匀,用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6.5,加水稀释至1000ml)-乙腈(750:2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40℃。
4、各国药典收载的有关物质限度
5、以上各国药典收载的头孢克肟有关物质检测方法,流动相体系一致,且均为等度洗脱,有机相比例最高为28%,样品中极性较小的杂质难以洗脱出来。
6、为解决样品中极性较小杂质洗脱出来的问题,我们摸索出一套适合头孢克肟有关物质检测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快速简便,稳定性及专属性良好;一定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重复性试验、中间精密度试验及回收率试验RSD均小于2.0%;最低检出量(S/N=3)为0.1μg/ml(0.01%);在色谱柱柱温、流速、流动相pH、检测波长略有波动及采用不同仪器或色谱柱时,检测结果均一致,方法耐用性较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头孢克肟样品中极性较小的杂质洗脱出来,且方法稳定性好、重现性好,用于头孢克肟有关物质检测。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采用高效液相分离与紫外检测串联的方式分析检测,具体如下:
1)色谱条件:
色谱柱:十八烷基键合硅胶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流动相:A:乙腈-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B:乙腈;线性梯度洗脱:
流动相的流速:0.8~1.2mL/min;
柱温:35~45℃;
检测波长:249~259nm;
检测时间:6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济美堂医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济美堂医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39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