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可燃气体抑爆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7697.7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1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袁梦琦;钱新明;侯龙飞;黄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5/00 | 分类号: | E21F5/0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燃气体 监测点 气体释放量 气体释放 速率和 井下 预设 主动抑爆 可燃气体浓度信息 井下安全 趋势分析 查询 释放 监测 统计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井下可燃气体抑爆控制方法,包括:若监测到井下任一监测点可燃气体的浓度值达到第一预设阈值,则采用主动抑爆,所述主动抑爆包括:基于所述监测点的位置信息和可燃气体的浓度值,计算抑爆响应时长;基于所述抑爆响应时长、抑爆气体的类型以及井下空间体积,确定抑爆气体释放速率和抑爆气体释放量;按照所述抑爆气体的释放速率和所述抑爆气体释放量进行抑爆气体释放,直至所述监测点的可燃气体的浓度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由所述抑爆气体释放速率和所述抑爆气体释放量确定。本发明通过对现场各监测点可燃气体浓度信息的统计、查询、趋势分析,从而采取相应的抑爆手段,使得井下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井下安全控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井下可燃气体抑爆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城市燃气管网规模也迅速增长,此类管线大多掩埋在地下,发生泄漏以后大量可燃气体,扩散至周围的雨水、污水管网及其他市政窨井等相邻地下空间中。
燃气泄漏扩散到临近地下空间集聚后会形成爆炸环境,如果不能及时控制抑爆装置释放抑爆气体,可燃气体极有可能发生爆炸,从而对井下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因此,现在亟须一种井下可燃气体抑爆控制方法,通过对具有爆炸危险性的空间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抑爆控制措施,使得井下可燃气体不会发生爆炸,从而保障井下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井下可燃气体抑爆控制方法,若监测到井下任一监测点可燃气体的浓度值达到第一预设阈值,则采用主动抑爆,所述主动抑爆包括:
步骤S1、基于所述监测点的位置信息和可燃气体的浓度值,计算抑爆响应时长;
步骤S2、基于所述抑爆响应时长、抑爆气体的类型以及井下空间体积,确定抑爆气体释放速率和抑爆气体释放量;
步骤S3、按照所述抑爆气体的释放速率和所述抑爆气体释放量进行抑爆气体释放,以使所述监测点的可燃气体的浓度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由所述抑爆气体释放速率和所述抑爆气体释放量确定。
其中,若监测到井下所有监测点可燃气体的浓度值均未达到第一预设阈值,则采用被动抑爆,所述被动抑爆包括:
基于所有监测点的可燃气体的浓度值,获取井下的可燃气体浓度分布;
若判断获知井下的可燃气体浓度分布不均,则进行抑爆气体释放。
其中,步骤S1包括:
基于所述监测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监测点距离运维中心的距离;
基于所述监测点距离所述运维中心的距离和所述监测点对应的可燃气体的浓度值,估算抑爆响应时长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将抑爆响应时长的最小值作为抑爆响应时长。
其中,步骤S2具体包括:
S21、基于井下空间体积和可燃气体的浓度值,确定可燃气体在井下空间的总量;
S22、基于所述抑爆气体的类型和可燃气体在井下空间的总量,确定抑爆气体释放量;
S23、基于所述抑爆气体释放量和所述抑爆响应时长,确定所述抑爆气体释放速率。
其中,步骤S22包括:
基于所述抑爆气体的类型、可燃气体在井下空间的总量以及抑爆气体释放量,估算爆炸的概率上限和爆炸的概率下限;
当所述爆炸的概率下限等于所述爆炸的概率上限时,确定此时抑爆气体释放量。
其中,步骤S3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76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巷道用气膜水冷降温系统
- 下一篇:井下自动喷水除尘装置